时间:2017-11-05 18:49:23
1、判断题 ? 某中学历史探究课上,学生从“穿衣”的角度,表达他们对诸子百家思想的理解。甲生说:穿衣服应合乎大自然四季的变化;乙生说:穿衣服要看你的身份地位;丙生说:讲究衣服的穿着是一种浪费;丁生说:何必麻烦,由上面规定,大家都穿一样的制服不就好了吗?他们的描述所对应的思想是
[? ]
2、判断题 建设和谐的家园,我们提倡虚怀若谷、宽容谦逊、恬淡朴素、助人为乐、反对争名夺利的思想。在我国古代提出相似主张的思想家是?
[? ]
A.孔子
B.老子
C.韩非子
D.孙武
3、判断题 儒家、道家、法家是对中国影响最大的学说,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孔子的学说在生前并没有被普遍接受,更不用说贯彻了。但它们最终流行了,并成为国家的正式教义。其一个原因在于,他的观点从根本上是保守的,他接受现状,这自然受到上层统治者的欢迎。另一原因是,他强调道德原则,坚认道德原则是行使权力的先决条件。最后,孔子为在他去世两个半世纪后,随着帝国政府的建立而成为必不可少的官吏们提供了一门官场哲学。
材料二 孔子学说之后,中国最有影响的是道家学说。这是可以理解的,因为这两家学说正好可以相互补充,满足了中国人在理智和感情上的需要。
材料三 法家的这些原则为秦统治者所采纳时,其效能显示了出来。秦统治者利用这些原则开始征服其他诸侯,建立第一个帝国。然后他们又用一贯无情的手段将严密的组织扩大到全国,不过,其结果正如我们看到的,引起了一个反作用,使帝国在其创立者去世后没几年就被推翻。法家学说信誉扫地,而儒家学说被长期推崇为官方的教义。不过,在某种意义上说,这也是法家的一个胜利。
——以上材料均摘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根据材料一,说明孔子学说最终“成为国家教义”的原因所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说明儒家和道家是如何“互相补充,满足中国人在理智和感情上的需要”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结合法家思想的相关内容,说明其为什么能被秦统治者所采纳,其实践效果如何,为什么说“儒家学说被长期推崇为官方的教义。在某种意义上说,这也是法家的一个胜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选择题 我国古代的“私学”兴起于
A.西周时期
B.春秋时期
C.战国时期
D.秦汉时期
5、判断题 孔子周游列国,宣扬自己的主张,结果不断碰壁,主要原因是
[? ]
A.“仁”和“礼”的思想自相矛盾,不利于稳定社会秩序?
B.维护周礼的政治理想不符合新兴阶级的需要
C.孔子的思想脱离社会现实,无法替君主解决实际问题?
D.兴办私学触犯了奴隶主贵族的利益
答案及详细解析请点下一页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