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知识点复习《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考点预测(2017年强化版)(三)

时间:2017-11-05 18:36:13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唐朝时期,我国历史上出现第二次人口南迁的高潮,其政治原因是(?)
A.安史之乱
B.永嘉之乱
C.七国之乱
D.靖康之变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唐朝前期实行的租庸调制对农业生产发展所起到的主要促进作用是
A.减轻农民的赋税负担
B.改变了以人丁为主的征税标准
C.只征土地税,废除人头税
D.保证农民的生产时间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租庸调制的内容是:每丁每年要向国家交纳粟二石,称做租;交纳绢二丈、绵三两或布二丈五尺、麻三斤,称做调;服徭役二十天,是为正役,国家若不需要其服役,则每丁可按每天交纳绢三尺或布三尺七寸五分的标准,交足二十天的数额以代役,这称做庸,也叫“输庸代役”。 租庸调制中以纳绢来代役的方法,在均田制的同步实施下,使农民在有土地耕种的同时保证了农耕的时间,推动了农业的发展。A不对,B不对,这是唐朝中后期两税法的实施;C不对,这是在清朝实行“摊丁入亩”后。
点评:隋和唐前期推行的租庸调制,有明显的作用,主要表现在:农民生产时间较有保证,赋役负担相对减轻,使许多荒地开垦出来;政府的赋税收入又了保障,府兵制也得到巩固。这些都使国家富强起来。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在凯恩斯学派看来,有效需求是推动一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但是,在长达几千年的中国传统社会中,社会上绝大部分的有效需求几乎消失了。以下是对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的叙述,其中最主要的是?
[? ]
A.“工商食官“绕过市场满足了社会需求
B.?耕织结合的小农经济的顽强抵制 ?
C.?广大农民的贫困难以形成有效社会需求?
D.?重农抑商政策的实行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 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 材料一


湖南岛黎族人准备在火烧后播种

骨耜

石斧

春秋铁器

战国时期的铁器
? 材料二

古代农村的家庭纺织

牛耕画像砖
? 材料三:著名的(晋商)旅蒙商号大盛魁(注:创始人最初是肩挑小贩)…成为有影响的大商号后,还在店内供奉着一条扁担、两个木箱、一块石头(曾作秤砣用),其意是警示商号后人不忘当年创业之艰难。 苏州盛泽镇上的施复夫妇,靠养蚕织绸生活,本是小户人家 …几年后他们增买了三四张织机雇人织绸…后来他们又买了两所房子和三四十张织机,雇人织绸。
(1)据上图归纳中国古代农业的耕作方式经历了怎样的演变过程?古代中国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是什么?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材料二指出我国传统经济的基本形式是什么?它什么时候开始瓦解?它在近代逐步瓦解原因是什么?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材料三反映了明清时期我国经济发展有哪些新现象?出现这些新现象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从刀耕火种——石器锄耕——铁犁牛耕;铁犁牛耕。
(2)个体农业与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的自然经济(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鸦片战争后;原因:资本主义国家加紧对中国的经济侵略(扩大对中国的商品输出)。
(3)新现象:出现商帮和资本主义萌芽;原因: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中国古代以先进的农业文明闻名于世。农耕作为最基本的经济形式,支撑着中国古代的社会生产和社会生活。根据材料回答问题(12分):
材料一:

铁?锄?牛?耕
材料二:农夫早出暮入,耕稼树艺,多泵菽粟,此其分事也。.妇人夙兴夜寐,纺绩织迁,多治麻丝葛绪,捆布参,此其分事也。
——《墨子·非乐上》
材料三:徐州古丰县,有村曰朱陈。去县百余里,桑麻青氛氲。机梭声札札,牛驴走纭纭。女汲涧中水,男采山上薪。县远官事少,山深人俗淳。有财不行商,有丁不入军。家家守村业,头白不出门。生为村之民,死为村之尘。
——白居易《朱陈村》
材料四:我国古代农业单产比欧洲古代和中世纪高得多。西欧粮食收获量和播种量之比,据罗马时代《克洛米拉农书》记载为4—5倍,据13世纪英国《亨利农书》记载为3倍。而从《齐民要术》看,我国6世纪粟的收获量为播种量的24—200倍,麦类则为44—200倍。据《补农书》记载,明末清初嘉湖地区水稻最高产量可达4—5石,合今每市亩901—1126市斤,比现今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水稻产量还高。
——李根蟠《中国古代农业》
请回答:
(1)材料一两幅图片反映了中国古代农业生产方面有什么变化?这种变化最早始于何时?(2分)
(2)材料二、三反映了我国古代的生产方式具有怎样的特点?(4分)
(3)材料四给了我们什么历史信息?(2分)
某学生探究小组欲对中国古代农业经济进行探究,请你为其提供下列帮助。
(4)拟定一个探究题目。(1分)
(5)提供三种获取探究资料的方法。(3分)


参考答案:(1)使用铁农具和牛耕(1分)。均始于春秋战国时期。(1分)
(2)生产方式:以种植业为主(1分);小农经济,以家庭为生产单位(1分),男耕女织(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1分),自给自足(1分),具有封闭性。
(3)中国古代农业生产水平世界领先(2分)。
(4)中国古代农业经济初探、浅析小农经济的特点等。(言之有理即可得1分)
(5)查阅文献资料、网上搜索、求教专家等。(3分)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首页 上页 2 3 4 下页 尾页 3/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