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知识点复习《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考点预测(2017年强化版)(十)

时间:2017-11-05 18:36:13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唐代以后,中国农具取得重大突破的改革是
A.曲辕犁的发明
B.铁锄的使用
C.筒车的发明
D.翻车的发明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元代著名的文学家张养浩在《山坡洋》中写道:“一头犁牛半块田,收也凭天,荒也凭天。粗茶淡饭饱三餐,早也香甜,睡也香甜。布衣得暖胜丝棉,长也可穿,短也可穿。草屋茅舍有几间,行也安然,睡也安然。雨过天晴驾小船,鱼在一边,酒在一边。日上三竿犹在眠,不是神仙,胜是神仙。”对这首词的解读不正确的是?
[? ]
A.反映了古代农耕经济的落后性和保守性
B.反映了古代自然经济状态下农民不思进取的心态
C.反映了小农经济状态下农民生活的富足和惬意
D.反映了中国古代传统小农经济的基本特点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明初,政府规定凡有田地五亩至十亩的农户,必须有半亩栽种桑麻木棉,十亩以上者加倍。这一措施
A.导致了小农经济的瓦解
B.促进了棉纺织业的产生
C.有利于商品经济的发展
D.推动了工场手工业的兴起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根据材料当中“必须有半亩栽种桑麻木棉,十亩以上者加倍”,可见,桑麻木棉皆属于经济作物,它们的种植,A.导致了小农经济的瓦解和D.推动了工场手工业的兴起,这一说法过于夸大其作用;B.促进了棉纺织业的产生,说法不对,棉纺织业在此之前已经产生;C.有利于商品经济的发展,说法正确。故此题应选C项
点评:此题为分析评价型选择题。此题型加强对历史概念、历史观点和历史结论等进行分析、判断和评价,不着眼于“是什么”,而着眼于“为什么”,而且题干所展观的内容多是中学教材未出现的结论,往往以全新的结论(或表述)出现,而选项则多是教材所涉及的内容。回答这类选择题时,主要的不是凭借历史知识,而是依靠正确的分析判断能力和较高的史学理论水平。主要搞清结论和史实的关系,要根据题干的结论,分析与史实的内在联系,进行综合辨析,同时结合史论结合的方法进行判断。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春秋时期,我国农业技术史上农用动力的一次革命是指
A.铁器的使用
B.牛耕的运用
C.铁锄的使用
D.水利工程的兴修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的关键词是“农用动力”。A 、C项是生产工具革新;D项也与农用动力无关。


本题难度:困难



5、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中华文明的主体部位在本质上是农耕文明,所以从来不主张远征。成吉思汗远征时还没有进入中华文明的主体部位。农耕文明依靠的是春耕秋收,精耕细作,强调的是“父母在,不远游”,讲究聚族而居,代代相传。
——余秋雨的演讲
材料二 希罗多德曾说,“希腊人一出生就与贫穷为伍”。希腊半岛大部分土地都荒瘠不毛,无法大量种植农作物,可当时人口增长速度很快。但这样的条件并没有阻碍古希腊的文明化进程。古希腊人或到海外经商,或到远方开辟殖民地。通过频繁的海上贸易,古希腊人把本土生产的经济作物和手工制品销售到四面八方,而强大的东方邻国本可以轻易地把这些不速之客们赶回大海,但他们对希腊人的到来却表示欢迎。他们认为,商贾云集,有利于当地经济的繁荣与发展。
——《古希腊城邦史》
请回答:
(1)中华文明为什么“不主张远征”?简要分析这种特性对中华文明带来的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古希腊为什么要进行海外殖民活动?这种活动对希腊文明起到什么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综合以上两则材料,你认为应怎样正确看待亚欧文明的差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原因:精耕细作的农耕经济,使中华民族不对外扩张也能生存和发展;传统文化的影响;中央集权的形成;封闭的大陆环境。影响:①形成了稳定统一的政治和繁荣的经济、文化。②使中华文明源远流长,从没有中断。③造成闭塞,缺少交流。
(2)原因:①因为山地较多,土壤贫瘠;海岸曲折、港湾众多;人口增长,对生存造成压力。②小国寡民、长期独立自治的城邦布局。影响:①促进了商品生产和海外贸易,吸收了东方先进文化成果,创造了自己的独特文明。②促成雅典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发展和繁荣。(3)①世界文明是多样的,由于各种经济、文化、生活习惯、自然环境和政治背景的不同,必然会产生不同的文明。②人类文明没有优劣高下之别。③要尊重文明的多样性,鼓励文明间的包容,促进其共同发展。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首页 上页 9 10 下页 尾页 10/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