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知识点复习《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考点预测(2017年强化版)(一)

时间:2017-11-05 18:24:13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
五四时期是各种新思潮广泛传播的时期,也是各种思潮竞相争鸣的一个时期。在与其他各种思潮互相辩难和论战的过程中,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得到了进一步的传播。
请回答:
(1)五四时期出现了哪些新思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马克思主义在传播过程进行了哪些论战?产生了怎样的影响?说明了什么问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不论是哪里的人,是希腊人还是野蛮人,生下来都是一样的。自然给予一切人以应有的补偿,这是人人都能看得到的,所有的人都有能力获得这种补偿。在这些方面,不可能像区分希腊人还是野蛮人一样作出区分,我们大家都用嘴和鼻子呼吸,用手拿吃的东西。
——汪子嵩等《希腊哲学史》(第二卷)
材料二 使用奴隶和使用家畜的确没有很大的区别,因为两者都是用身体提供生活必需品……很显然,有些人天生就是自由的,有些人天生就是奴隶,对于后者来说,被奴役不仅有益而且是公正的。
——《亚里士多德全集》第9卷《政治学》
材料三 亚里士多德也说人是天生不平等的,有人生而为奴,有人生而为主……我们可以断言,在自然状态中,不平等差不多是不存在的。由于人类能力的发展和人类智慧的进步,不平等才获得了它的力量并且成长起来,由于私有制和法律的建立,不平等最终变得根深蒂固而成为合法的了……根据社会契约,全体公民既然是人人平等的……一切立法体系最终的全体最大的幸福究竟是什么,可以归纳为两大目标:自由和平等。
——卢梭《论人类社会不平等的起源》
材料四 中国近代人文思想是在西方现代文化传入的基础上,经过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碰撞与互动,在同化与顺应两种机制的作用下产生的。但这种人文思想更多地反映了中国新生资产阶级力图改造社会的良好愿望……中国先进知识分子在对中西文化矛盾冲突的比较鉴别中,逐渐发展出具有西方文化特色的人文思想和人文精神。
——文池《思想的灵光》
材料五 五四时期提倡新生活成为当时进步青年的主张。当时妇女的面貌(服饰、发型等)变化较大,提倡个性解放,主张男女平等和妇女参政。新式知识分子对传统家庭进行了批判,家庭婚姻观念发生了根本变化。
请回答:
(1)材料一和材料二的观点的相悖之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运用材料三中卢梭的说法,阐释人类社会不平等的起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近代人文思想形成的思想成果有哪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材料五反映的是五四运动时期哪一方面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导致这一变化的原因有哪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判断题  下列文章比较全面系统地介绍马克思主义的文章是:
[? ]
A.《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
B.《庶民的胜利》
C.《我的马克思主义观》
D.《法俄革命之比较观》



4、判断题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所具有的突出特点是

[? ]


A.与中国工人运动密切结合
B.由先进的知识分子传播
C.由俄国传入中国
D.为无产阶级所接受



5、判断题  1917年,李大钊撰文指出:“孔子者,历代帝王专制之护符也:宪法者,现代国民自由之证券也;专制不能容于自由,即孔子不当存于宪法。今以专制护符之孔子,入于自由证券之宪法,则其宪法将为萌芽专制之宪法,非为孕育自由之宪法也。”李大钊在此强调的是

[? ]


A.批判封建皇权
B.反对尊孔复古
C.捍卫《临时约法》
D.倡导科学精神



答案及详细解析请点下一页查看。


首页 上页 1 2 3 下页 尾页 1/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