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知识点复习《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考点预测(2017年强化版)(三)

时间:2017-11-05 18:24:13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标志新文化运动拉开了序幕的是(?)
A.严复翻译的《天演论》出版
B.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
C.鲁迅《狂人日记》的发表
D.李大钊发表《庶民的胜利》、《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新文化运动从此拉开序幕,故选B。A项是维新变法时期的成就,推动了维新变法的进行;C项是在新文化运动中的成就,反对儒家伦理道德;D项是在十月革命以后,宣传马克思主义的作品。CD都是在新文化运动开始后。
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准确把握新文化运动的内容。新文化运动是1915年开始的思想解放运动,宣传西方的民主与科学,反对儒家传统道德伦理观念,全盘否定传统文化,肯定西方文化,造成了不好的影响,是辛亥革命在思想文化领域里的继续。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新思潮的精神是一种评判的态度。新思潮的手段是研究问题和输入学理。……新思潮对旧文化的态度,在积极一面是反对盲从,是反对调和。在积极的一面是用科学的方法来做整理的工夫。新思潮的唯一目的是什么?是再造文明。”体现此新思潮的历史事件是(?)
A.洋务运动
B.戊戌变法
C.辛亥革命
D.新文化运动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新思潮的唯一目的是什么?是再造文明”等信息,A不对,本身就是维护清朝封建统治和伦理道德;BC不对,戊戌变法、辛亥革命都没有彻底批判传统文化;D符合题意,新文化运动高举“民主”“科学”旗帜,用西方文化改造传统文化、
点评:新文化运动宣扬民主,反对封建专制,把斗争矛头直指封建专制的理论支柱儒家思想;宣扬科学,反对封建迷信和愚昧。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20世纪20年代,孙中山与时俱进,把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新三民主义主要“新”在
[? ]
A.符合社会主义革命的要求
B.具有鲜明反帝反封建的内涵
C.代表工农群众的根本利益
D.确立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2011年7月杨恒均著的新书《黑眼睛看世界:一个民主小贩眼里的世界》中写到“在90年前新文化运动的传承下,今天的知识分子能对先贤的理论补充些什么?能对当下的民众启蒙些什么?毕竟在光明中拉开灯不算什么本事,在一片黑暗中找到火烛以达黎明,才是伟大之处。”这反映了新文化运动
A.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B.尊孔复古逆流泛滥
C.促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
D.主张维新变法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可以用排除法,A是辛亥革命的影响,B是新文化运动的起因,但在材料中没有体现;D属于19世纪末康梁维新派的主张,因此答案选C,新文化运动促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为中国革命指明了方向,也符合“在一片黑暗中找到火烛以达黎明”的意思。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16分)中外教育史表明,教育内容变革与社会发展密切相关。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题。
材料一 清代书院(有别于官学的另一种教育系统)的课程设置与地方官学、国子监的课程设置相近,以四书五经为主。
19世纪60年代起,我国出现一批新式学堂,开设了外语翻译、轮船驾驶、天文、测算、军械、行军布阵等课程。
(1)洋务运动时期的新式学堂有什么特点?(2分)
材料二?1912年1月蔡元培出任南京临时政府教育总长,主持制定“壬子癸丑学制”,实行废除读经等改革措施。
袁世凯上台以后,规定“各学校均应崇奉古圣贤,以为师法”,“中小学均加读经一科”。
(2)蔡元培和袁世凯对于读经的做法,其各自目的是什么?(4分)
材料三 ?1917年北京大学开始改革时,陈独秀刚满38岁,胡适26岁,钱玄同30岁,刘半农 28岁,鲁迅 36岁,李大别 29岁,蔡元培 41岁。同年,林料已经 65岁,严复已经 63岁,辜鸿铭60岁,段被瑞53岁。北大的新旧之争就不奇怪了。
(3)根据材料概括当时北大教员构成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原因。(4分)
材料四?明治以来,日本建立了从小学到大学的教育制度。1872年明治政府即引进西方
近代国民教育机制,提出“邑无不学之户,家无不学之人”的目标,首次建立了义务教育制度。1900年开始实行小学免费义务教育制度,1907年就学率达到了惊人的99%!小学之上,有男女分校的5年制中学和初等技术学校,然后是专门为男学生设的3年制高中和3年或4年制大学。改革教学内容,使自然科学占教学内容的一半左右。
(4)根据材料说明明治维新以来日本教育改革的特点。(6分)


参考答案:
(1)改变了过去以经学为主的教学内容;主要培养从事实际事务的有用人才。(2分)
(2)蔡元培:反对专制统治思想,传播民主共和思想。袁世凯:尊孔崇儒复古,为专制统治服务。(4分)
(3)特点:年龄倾向年轻化,新旧思想共存。(2分)原因:蔡元培提出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办学方针。(2分)
(4)政府高度重视;学习西方先进教育机制;形成比较完整的教育体系(或普及小初教育。发展实业教育和高等教育);重视科技教育。(答出3点6分)


本题解析:(1)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洋务运动内容——教育方面的特点的掌握。解答此题首先要注意理解材料的内容,再结合所学的洋务运动的内容分析回答。材料“开设了外语翻译、轮船驾驶、天文、测算、军械、行军布阵等课程。”可归纳出其特点。
(2)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近代中国教育发展变化的认识与理解。依据所学可知,蔡元培,近代著名的教育家,积极倡导进行教育改革,宣传学习西方的教育、科技文化,积极传播资产阶级的民主思想。而袁世凯在篡夺辛亥革命果实以后,妄图称帝,为作舆论准备,在教育上大做文章。
(3)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新文化运动时期,蔡元培教育思想改革的掌握。从材料“1917年北京大学开始改革时,陈独秀刚满38岁,胡适26岁,钱玄同30岁,刘半农 28岁,鲁迅 36岁,李大别 29岁,蔡元培 41岁。同年,林料已经 65岁,严复已经 63岁,辜鸿铭60岁,段被瑞53岁。北大的新旧之争就不奇怪了。”可归纳出其特点。联系所学新文化运动时期,蔡元培的思想主张分析出现上述特点的原因。
(4)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日本明治维新以来教育改革特点的分析与理解认识。从材料“1872年明治政府即引进西方近代国民教育机制”、“ 小学免费义务教育制度、中学和初等技术学校、大学”、“ 自然科学占教学内容的一半左右”可归纳出其特点。


本题难度:一般




首页 上页 2 3 4 下页 尾页 3/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