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题《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试题特训(2017年最新版)(三)

时间:2017-11-05 17:42:2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选择题  孟子发展了孔子的学说,主要表现在
A.提出了“大一统”的政治主张
B.提出了争取小生产者政治权利的主张
C.构建了以人为核心的道德思想体系
D.提出了崇民惠民的具体措施



2、判断题  黄老之学
[? ]
A、“黄”是指黄帝学说,“老”是指老子的学说
B、强调“无为”,认为人的主观能动性是没有用的
C、从汉高祖到汉武帝时期一直统治者的指导思想
D、这一学说的推行是西汉初社会迅速恢复和发展的根本原因



3、判断题  2月28日,温家宝总理在中国政府网与网民在线交流时说:“经济发展、社会公平和政府廉洁是支撑社会稳定的三个顶梁柱。而在这三者当中,政府廉洁尤为重要。因为只有一个廉洁的政府、得到人民信任的政府才能够一心一意促进经济发展,才能够采取各种措施实现社会公正。”
(1)我们今天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可以从历史中吸取经验和教训。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的哪些思想观点在构建和谐社会方面有一些合理成分和值得借鉴的地方,试结合有关历史知识说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一些学者认为,中国古代曾出现过一些社会相对安定、政治比较清明的历史时期,可以说,这就是中国古代“和谐社会”的典型代表。试举中国古代“和谐社会”的典型代表一例并简述出现这一相对和谐局面的主要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中国古代统治者追求的“盛世”局面和我们今天建设的“和谐社会”有何本质的区别?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判断题  孔子说:“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表明孔子的教学方法是:

[? ]


A.启发诱导
B.循序渐进
C.因材施教
D.有教无类



5、选择题  “民之所忧,我之所思;民之所思,我之所行”体现了春秋战国百家争鸣中某一学派的思想与主张。这一学派是
A.主张节俭的墨家
B.关注民生,注重和谐的儒家
C.以改革促发展的法家
D.无为而治”的道家



答案及详细解析请点下一页查看。


首页 上页 2 3 4 下页 尾页 3/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