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7-11-05 17:17:32
1、判断题 《朱子语类》说:“一事不穷,则阙了一事道理;一物不格,则阙了一物道理。”材料反映了当时儒学的主张是
[? ]
A.“存天理,灭人欲”
B.重视实践对真理的检验作用
C.用心去体会“理”的存在
D.通过接触世间事物去体会“理”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朱熹在理学发展过程中占据重要地位,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
A.他是宋明理学的开创者
B.他是宋代理学的集大成者
C.他将理学发展到“心学”阶段
D.他反对君主专制倡导言论自由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文天祥抗元被俘,宁死不屈,以正气歌明志。他这种气节反映了当时社会的主要思想是
[? ]
A.道学?
B.佛学?
C.理学?
D.史学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知是心之本体,心自然会知。见父自然知孝,见兄自然知悌,见孺子人井自然知恻隐,此便是良知,不假外求。”(《传习录》)材料认为加强道德修养的途径是?
[? ]
A .物皆有理?
B .格物致知?
C .致良知?
D .穷理格物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材料一 “格物致知,大学之端,始学之事也。一物格则一知至,其功有渐,积久贯通,然后胸中判然不疑所行,而意诚心正矣。”
——《朱子文集》七十二
——王守仁:《王文成公书》卷二《答聂文蔚》
——《二十四孝图之戏彩娱亲》
——陈独秀《警告青年》
参考答案:(1)途径:格物致知,意诚心正。
(2)实质:封建纲常伦理道德思想。不同:朱熹强调要通过学习,或者说通过格物致知,王阳明主张这一“良知”是天生的、人人具备的、不教自能的。
(3)进步性: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局限性:实质是封建等级制度。
(4)途径:用理性和科学的眼光去衡量一切,提倡民主科学。原因:袁世凯以尊孔复古来抵制共和,以封建伦理纲常来维护专制统治。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