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7-11-05 17:17:32
1、判断题 阅读不同时期宋明理学的代表人物的观点:
材料一 程颐:“天下只是一个理”“万物皆是理”;朱熹:“存天理,灭人欲。”
材料二 朱熹:“一事不穷,则阙了一事道理;一物不格,则阙了一物道理。”
材料三 王守仁:“心即理…知行合一…致良知为圣人教人第一义”。
材料四 朱熹:“人之异于禽兽,是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
材料五 程颐:“饿死事小,失节事大。”
材料六 张载:“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顾炎武:“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理”指什么?他们认为“天理”与“人欲”是什么关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材料二和材料三朱熹、王守仁关于贯通明理的途径有何差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以上材料说明宋明理学的主张有哪些可取和不可取的地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我们今天对宋明理学应采取什么态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判断题 中国古代学术史上曾发生过一次著名的理学家辩论,甲方批评乙方做学问“支离”,乙方批评甲方做学问“太简”。下列各项中,属于当时甲方代表人物主要观点的是
[? ]
A、格物致知
B、发明本心
C、知行合一
D、万物皆只是一个天理
3、判断题 “僧问:如何解脱?禅师曰:谁缚汝?又问:如何是净土?禅师曰:谁诟汝? 问:如何是涅般?禅师曰:谁将生死与汝?”与禅师观点相似的是?
[? ]
4、判断题 中国古代学术史上曾发生过一次著名的理学家辩论,甲方批评乙方做学问“支离”,乙方批评甲方做学问“太简”。下列各项中,属于当时甲方代表人物主要观点的是
[? ]
A.格物致知
B.发明本心
C.知行合一
D.万物皆只是一个天理
5、判断题 下图为南昌市城雕“鹅湖之会”,重现了朱熹与陆九渊辩论的场面。朱熹与陆九渊是中国封建社会后期两位重要的哲学思想家、文化教育家,前者集理学之大成,后者开心学之体系,由于二人成名于同一时期,且学术观点相异,故自鹅湖之会始,二人争论不休。那么他们最大的分歧是
[? ]
A.朱熹主张天理是万物的本原,陆九渊强调“心”是宇宙的本原
B.“天理”是不是“三纲五常”等伦理道德
C.是否为封建统治阶级服务
D.是否进行内心反省,以致良知
答案及详细解析请点下一页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