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7-11-05 16:43:27
1、选择题 中国古代的思想家与苏格拉底类似的是
①老子 ②孔子 ③孟子 ④韩非子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④
D.②③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中西古代的思想家。根据所学知识,孔子和孟子都强调道德的作用,与苏格拉底类似。所以答案选D。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中西古代的思想家·中西古代的思想家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孔子是中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下列思想中,孔子提出的是
A.“无为而治”
B.“格物致知”
C.“有教无类”
D.“存天理,灭人欲”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论语》颜渊第十二之七:子贡问政。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三者何先?曰:去兵。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二者何先?曰:去食。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孔子认为治理国家的关键是
A.兵广粮足
B.民以食为天
C.克己复礼
D.诚信第一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题干大意是说:子贡问孔子如何行政。孔子说:人民有足够的粮食,国防线上有足够的武力,人民就信任你这个官儿了。博得人民信任,当然国泰民安。子贡又问:如果有必要减去一个条件,那么,在这三件中,应该首先减去哪一件?孔子自古以来谁也免不了一死,没有粮食不过是饿死罢了,但一个国家不能得到老百姓的信任就要垮掉。因此孔子是强调诚信的重要性,故选D。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春秋战国儒家思想的形成与发展。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汉武帝实行“举贤良对策”的主要目的在于
A.缓和阶级矛盾
B.消除王国威胁
C.巩固封建统治
D.平定边境冲突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汉武帝为适应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采取了“举贤良对策”的措施,目的是解决当时西汉所面临的政治、经济、军事等诸多问题,并没有具体到每一个方面,题中的四项内容具有包容关系,A、B、D三项都是当时巩固封建统治所应急需解决的问题。
本题难度:简单
5、综合题 人类思想文明的发展具有多样性,中国的诸子百家学说和西方的人文主义精神都是人类文明的宝贵财富。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这些邮票,纪念着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
(1)材料中反映出这位思想家的哪些主张?(6分)
(2)孔子是世界公认的文化名人。近年来我国电视台陆续播出关于孔子的电视节目,这引发了人们的思考;应该如何对待传统文化?谈谈你的看法。(6分)
(3)史学家有人认为:“从历史的角度看,诸子百家中,儒、法两家是即矛盾又统一的”。据此,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儒、法两家的政治主张,均企望解决什么社会问题? (6分)
(4)儒家学说创立后经历了长期的发展演变过程。填写下列表格。(8分)
时代 | 人物 | 主要思想主张 |
战国 | ① | 仁政学说“民贵君轻” |
荀子 | ② | |
③ | 董仲舒 | 天人感应说 |
南宋 | ④ | “宇宙之间一理而已”“张之为三纲,纪之为五常” |
参考答案:(1)仁;礼;正名。(6分)
(2) 批判地继承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使其为人类文明的进步服务。(6分)
(3) 解决社会动乱,达成社会稳定和政治大一统。(6分)
(4) ①孟子 ②以礼治国、礼法并施(“制天命而用之”) ③西汉 ④朱熹(8分)
(5)君主专制的强化;商品经济的发展(4分)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而通过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
(1)材料中的“克己复礼为仁”足以证明这位思想家的主张是“仁”和“礼”。而材料中的“必也正名乎!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 足以证明这位思想家的主张还包括“正名”的思想。本题属于简单的问题,从材料中是非常容易概括出来的,不过在做此题时一定要注意把所有的思想主张概括完整,并且要注意在概括时一定要非常简练。
(2)“应该如何对待传统文化”是一个非常常见的一个问题,也是一个没有什么新意的问题,在做此类题时要熟记一些万能答案。例如,在对待传统文化时一定要批判地继承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最终目的是一定要是使传统文化为人类文明的进步服务,一定要是使传统文化为社会现实服务,传统文化尽管是时代的产物,但是传统文化当然也有符合当今实际需要的部分。此题和当今文化建国是密不可分的。
(3)诸子百家中,儒、法两家的确是既矛盾又统一的,矛盾是指治国的理念、治国的手段、治国的方式是截然不同的,一个主张德治、以德治国,一个则主张法治、依法治国,但是二者的目的是一样的,都是为了解决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动乱问题,从而达成社会稳定和政治统一、政局稳定的目的。所以,儒、法两家的政治主张,均企望解决的社会问题是指去解决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动乱问题。
(4)仁政学说“民贵君轻”指的是孟子的主张,所以①所代表的是孟子。荀子的思想主张是人之初,性本恶,以及以礼治国、礼法并施,“制天命而用之”也是荀子的思想观点,所以②所代表的就是以礼治国、礼法并施、“制天命而用之”等等。董仲舒是西汉时期儒家思想的杰出代表,所以③所代表的就是西汉。“宇宙之间一理而已”“张之为三纲,纪之为五常”是朱熹的典型的思想主张,所以④所代表的就是朱熹。
(5)在做此题时首先一定要明确“早期启蒙思潮”指的是反封建的民主思想,所以,“早期启蒙思潮”产生的背景一定要从当时的政治体制和当时的经济基础来进行分析即可。当时的政治体制是指君主专制的空前强化,例如,明朝的内阁和清朝的军机处都表明了君主专制的空前强化。当时的经济基础是指资本主义萌芽和商品经济的发展,也就具备了“早期启蒙思潮”的经济基础。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孔子的主张;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明清之际的儒学思想?“早期启蒙思潮”产生的背景、如何对待传统文化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