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答题技巧《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试题巩固(2017年最新版)(三)

时间:2017-11-05 16:18:09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明朝时,太湖地区出现大量“以机为田,以梭为耒”的家庭;苏州震泽镇及近镇各村居民“尽逐丝绸之利”,松江地区男女几乎均以棉织为业,景德镇有制瓷窑1000多座。上述现象表明明朝时期
①商品经济渗入到农村②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
③地域性的社会分工明显④松江等地区的自然经济解体
[? ]
A.①③
B.②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主要原因是
A.中原人口南移,带去了大量劳动力和先进生产工具及技术
B.南方的自然环境优越,社会环境稳定
C.南方地区自身蕴藏着发展农耕经济的巨大潜力
D.南方统治者对本地区经济开发的重视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出土于河南安阳殷墟的牛骨刻辞,上面刻有“(王)大令众人曰(xié) ”。( 即协,三耒共耕)关于卜辞中“众人曰协田”所包含的信息,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耕作方式为集体协作
B.小农经济形态已经出现
C.统治者重视农业生产
D.其中的“众人”多为奴隶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调用所学知识的能力,“安阳殷墟的牛骨刻辞”属于甲骨文字,它反映了商代农业生产的情况,商代为奴隶制生产关系,耕作方式为集体协作,“众人”多为奴隶,故AD解读正确,排除;小农经济产生于春秋战国时期,与题干甲骨文的记载不符,故B项正确;从题干“(王)大令众人”的信息可以看出统治者重视农业生产,故C项排除。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化繁为简是图示法教学的一大特点。”下列是有关中国古代农业生产方式示意图,推断空缺方框中最可能是

A.分封制
B.个体农耕
C.集体劳作
D.自然经济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获取材料信息和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早期农业生产出现时,生产力水平低下,工具简陋,不得不集体劳作,C项正确。个体农耕是生产力发展,铁犁牛耕推广后才出现的。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假如你是商周时期的一位农民,下列对你所处时期的农业的进步状况,表述不当的一项是
A.大量使用青铜工具
B.种植多种粮食作物
C.使用各种肥料
D.农田水利有较大发展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商周时期仅使用少量的青铜工具,A项表述不符合史实。


本题难度:简单




首页 上页 2 3 4 下页 尾页 3/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