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试卷《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考点预测(2017年强化版)(三)

时间:2017-09-26 18:56:07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毛泽东指出:“只有这种三民主义,才是新时期的革命的三民主义,中国共产党才称之为‘中国今日之必须’,才宣布‘愿为其彻底实现而奋斗’。”“新时期的革命的三民主义”的突出特点是:
[? ]
A.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基础
B.提出了实现共产主义的奋斗目标
C.体现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
D.明确提出推翻军阀统治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陈独秀在《吾人最后之觉悟》中说:“自西洋文明输入吾国,最初促吾人之觉悟者为学术.相形见绌,举国所知矣;其次为政治,历年来政象所证明,已有不克守缺抱残之势。继今以往,国人所怀疑莫决者,当为伦理问题。”对此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A.国人最先引进的是西方学术思想
B.国人觉醒的主要障碍是传统伦理
C.国人引进西方政治制度是成功的
D.国人最后觉悟要引进马克思主义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最初促吾人之觉悟者为学术.相形见绌,举国所知矣”,结合所学,实际上是指西方科技,洋务运动的失败证明不能单纯引进西方技术,A不对;“历年来政象所证明,已有不克守缺抱残之势”说明国人引进西方政治制度是不成功的;C排除;D在材料中无从体现;“继今以往,国人所怀疑莫决者,当为伦理问题”可见B符合题意。
点评: 20世纪中国社会存在两大问题:其一是制度落后,即封建专制制度,给中国带来严重的危害,如阻碍社会进步、箝制思想、造成中国的落伍等等。所以要“民主”;唯有民主才能实现社会解放、思想解放,社会进步。另一个问题:科学技术不发达,迷信思想盛行。历代封建统治者大搞封建迷信,给广大人民带上封建的精神枷锁,进行的精神奴役。目的是企图农民放弃对封建制度的“斗争”,甘愿为其所统治。因此需要科学。唯有科学才能扫除迷信,才能确立真正信仰。而唯有摆脱迷信,才能追求民主。提倡科学,实际上也是提倡民主。
因此,新文化运动民主和科学的口号可以讲切中时弊,深入人心。民主科学的思想很快就会广大人民群众所接受。成为继民主共和以后,另一深入人心的主流思潮。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标志新文化运动拉开了序幕的是(?)
A.严复翻译的《天演论》出版
B.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
C.鲁迅《狂人日记》的发表
D.李大钊发表《庶民的胜利》、《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新文化运动从此拉开序幕,故选B。A项是维新变法时期的成就,推动了维新变法的进行;C项是在新文化运动中的成就,反对儒家伦理道德;D项是在十月革命以后,宣传马克思主义的作品。CD都是在新文化运动开始后。
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准确把握新文化运动的内容。新文化运动是1915年开始的思想解放运动,宣传西方的民主与科学,反对儒家传统道德伦理观念,全盘否定传统文化,肯定西方文化,造成了不好的影响,是辛亥革命在思想文化领域里的继续。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孔子及儒家文化的命运,在历史的波涛中沉浮。2005全球联合祭孔,孔子及其思想又一次回到了全人类的视野之中。据此回答:

(1)?如何评价秦朝的焚书坑儒?
(2)?图一与图二反映了什么历史事件?以史实说明这两个事件之间的联系。(4分)
(3)?图三所反映的历代事件产生的原因是什么?(2分)
(4)?结合四则材料,评价“孔子是打不倒的”观点。(5分)


参考答案:⑴加强了思想控制,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但钳制了思想,摧残了文化。(2分)
⑵图一中的袁世凯祭孔反映的是袁世凯为了称帝,在文化领域掀起尊孔复古的逆流,图二中鲁迅及其《狂人日记》,反映了对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思想所倡导的旧道德进行猛烈批判的新文化运动。(2分)联系:一战期间中国的民族资本主义有了进一步发展,但受到北洋军阀统治的严重阻碍,如袁世凯的复辟,资产阶级强烈要求在中国实行民主政治,陈独秀在1915年于上海创办《新青年》,发表抨击尊孔复古的文章,掀起了新文化运动。(2分)
⑶1971年九一三事件后,周恩来主持中央工作,批极左思潮,着手恢复调整国民经济,积极进行解放干部工作,国民经济出现复苏局面,江青、王洪文等提出开展所谓“批林批孔”运动,矛头指向周恩来。(2分)
⑷对。两千多年来,空子和他创立的儒家学说是中国哲学和文化的主干,孔子已经成为一种象征,一种精神与文化的象征,已经超越了时代。儒家文化在中华民族乃至全世界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影响力,和以此为核心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全世界炎黄子孙的强大凝聚力,对解决中国和人类社会面临的一系列新问题有着现实意义。因此,孔子是打不倒的。
错。孔子和他创立的儒家学说从汉武帝时起边成为中国封建社会和历朝历代的“圣人”和正统思想,成为维护封建制度的思想支柱,在近代,儒家学说成为中国近代化的思想障碍,新文化运动将斗争矛头直接指向儒家思想,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动摇。新中国成立以后,马克思主义居于主导地位,儒学的统治地位被彻底推翻,因此,孔子是可以被打倒的。


本题解析:本题 以全球联合祭孔为切入点,将古代的焚书坑儒、近代的“打倒孔家店”、现代的“批林批孔”进行了整合,从反面说明中国的历史是与孔子的名字写在一起的。第⑴问,应从正反两方面来回答;第⑵问,应注意两件事之间的本质联系;第⑶问,注意结合事件的背景进行评价;第⑷问,为一道研究性、学习型试题,旨在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参与讨论(论证)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设计综合探究开放性试题,鼓励学生培养发散思维和创新意识。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右图是一份报纸的号外,从中可获取的准确信息是

A.开国人创办政论性报刊之先河
B.使用白话文报道新闻
C.抨击国民政府失败的外交政策
D.表明工人阶级已登上政治舞台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此题目抓住关键信息民国八年五月五日即1919年5月5日,此题可以用排除法:A不符合史实政论性报刊清末早已有之,C抨击的是北洋政府而不是国民政府,D项五四运动中能够表明工人阶级登上政治舞台的应该要到6月初上海等地的工人罢工参与运动


本题难度:一般




首页 上页 2 3 4 下页 尾页 3/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