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必备知识点《主要经济政策》高频考点强化练习(2017年最新版)(八)

时间:2017-09-26 18:49:06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选择题  20世纪20年代初,苏俄农民喊出了“打倒列宁和马肉,恢复沙皇统治和猪肉”的口号,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这是因为农民不堪忍受国内革命战争的灾难
B.苏俄政府随后实行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C.苏维埃政权遭到了一切苏俄人民的反对
D.新经济政策的实施改变了这种状况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清朝后期,“处处皆关,则关关有税”“如有打造双桅五百石以上桅式船只出海者,不论 官兵民人,俱发边卫充军”。这反映出清朝推行的政策是(?)
A.禁止走私贩运
B.抑商、禁海
C.重农抑商
D.保护森林、渔业资源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解读史料获取信息的能力。依据题干中“处处皆关,则关关有税”的信息说明实行重农抑商政策,“如有打造双桅五百石以上桅式船只出海者,不论 官兵民人,俱发边卫充军”则说明是海禁政策,故选择B项。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重农抑商”、“禁海”和“闭关锁国”政策的影响有(?)
①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②强化了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③加速了小农经济的解体④一定程度上防范了外敌入侵和人民的反抗
A.①②③④
B.①②
C.①③④
D.①②④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此题考查古代中国传统经济政策的影响,“重农抑商”抑制了新的经济因素和生产方式的出现和生长,①对。“禁海” 和“闭关锁国”扼杀了对外贸易推动经济进步的可能性,是近代中国落伍的原因之一。但确实一定程度上防范了外敌入侵和人民的反抗,所以④对。这些政策总的来说阻碍了中国近代化,强化了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所以②对③错。答案为D。
点评:此题难度中等,主要考查学生对历史的评价能力,理论性很强,要求学生能客观、理性的评价古代中国的这些经济政策。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关于中国古代对外贸易的表述,正确的是(?)
A.西汉时,广州成为重要的外贸港口,政府在此设有市舶使
B.两宋时,泉州是重要的对外贸易港口,被誉为当时世界第一大港
C.官府控制下的中国古代对外贸易中,朝贡贸易占有重要地位
D.明清时期,中国对外贸易更加繁荣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再现再认历史史实的能力,A项中“西汉”应为唐朝,排除;B项“两宋”应为元朝,排除;C项说法符合史实;D项说法与史实不符,明清时期大多数时间里,中国对外实行闭关锁国政策;故选C项。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明万历年间,福建巡抚许孚远在奏疏中指出:“往者商舶之开(开放对外贸易),正以安反侧杜乱萌也。乃今一禁,彼强悍之徒,俯仰无赖,势必私通,继以追捕,急则聚党遁海,据险流突”。这说明
[? ]
A.明政府内存在禁海与开海之争
B.明政府有条件地允许海外贸易
C.地方官员要求严格限制海外通商
D.明政府始终坚持“海禁”政策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首页 上页 7 8 9 下页 尾页 8/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