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7-09-26 17:50:22
1、选择题 中国古代,皇帝诏书多以“奉天承运”为开头语,农民起义也常打出“替天行道”的旗号。这种现象发始于
A.秦朝
B.汉代
C.宋代
D.清朝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皇帝诏书多以“奉天承运”为开头语,农民起义也常打出“替天行道”的旗号,结合所学知识,联系汉代董仲舒“天人感应”“天人合一”的观点,因此选B。
考点:董仲舒儒学
点评:董仲舒对儒学的发展、儒学成为正统思想等是高考考察的重要知识点之一。 从命题角度上看,侧重于考查考生儒学成为正统思想的原因、途径和影响理解和知识应用。
本题难度:困难
2、选择题 孔子家的马厩失火,孔子退朝回家,问人是否受伤,而不问马。此事反映了(? )
A.兼爱
B.克己复礼
C.仁者爱人
D.民贵君轻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分析题干,可以得出明确的信息,孔子首先关心人的安危而不是自己的财产,反映的是他对他人的仁爱之心,而A项是墨家的主张,克己复礼意思是努力约束自己,使自己的行为符合礼的要求,民贵君轻是阐述君臣关系,强调人民比君主更重要,这是民本思想,但这两项和题干事件没有关系,此题答案为C。
考点:儒家文化创始人孔子
点评:此题难度不大,题干事件很容易理解,主要考查学生对历史事件和其本质的理解,考查的是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作为世界文明古国,中国古代哲人给我们留下了灿烂的思想瑰宝,耸立起一座高大的思想文化丰碑。请回答1-4小题。
【小题1】提倡大丈夫气节,提出“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贫贱不能移”品格和“三军可夺帅,匹夫不可夺志”精神的是 ( )
A.儒家
B.道家
C.法家
D.兵家
【小题2】《三国演义》和《水浒传》中体现的忠义思想,明显来自儒家思想中的( )
A.“仁政”学说
B.“天人感应”学说
C.宋明理学思想
D.“经世致用”思想
【小题3】下列关于韩非子及其思想的表述正确的是( )
A.中国法家创始人
B.为秦国商鞅变法提供了理论基础
C.主张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D.世异,则事异,……事异,则备变
【小题4】生活在春秋战国时期的人们,可以享受到的文明成果是( )
① 用楷书字体抄写《论语》
②利用祖冲之的割圆术计算圆形池塘边的长度
③带朋友去看杂剧
④借助官方编定的《黄帝内经》医治病人
A.④
B.②③
C.②④
D.全部无法享受
参考答案:【小题1】A
【小题1】C
【小题1】D
【小题1】D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顾炎武认为:“夫子所以教人者,无非以立天下之人伦……是故有人伦,然后有风俗;有风俗,然后有政事;有政事,然后有国家。”据此,顾炎武强调的是
A.经世致用
B.社会教化
C.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D.政通人和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试题解析:”是故有人伦,然后有风俗;有风俗,然后有政事;有政事,然后有国家”。材料突出了加强人伦道德教育对于社会风气、政治风气和国家兴亡的重要作用,顾炎武强调的是社会教化的功能,选择B.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明末清初活跃的儒家思想?顾炎武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中国古代某位学者被称为“儒学的第一个神学家”。下列各项中,属于该学者主张的是
A.未能事人,焉能事鬼
B.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C.以人随君,以君随天
D.人心至灵,此理至明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阅读信息和根据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未能事人,焉能事鬼”是孔子的思想;“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是孟子的思想;“人心至灵,此理至明”是陆九渊的思想。根据所学可知董仲舒提出君权神授、天人感应,适应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需要,因此成为正统思想。所谓“屈君而伸天”就是说君主要绝对服从“天”的意志,就是用天的权威限制皇帝私欲。如果君主有过错,“天”就会降“灾异”来给予警告、惩罚。这符合“天人感应”学说,C符合题意。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汉代儒学·董仲舒大一统思想的内容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