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7-09-26 17:47:38
1、判断题 “市井经纪人通常忙到三更尽回家,五更又要出门”。这种情况会出现在
[? ]
A.秦都咸阳
B.汉都长安
C.唐都洛阳
D.宋都东京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10分) 不同时期的商业和商人组织反映了我国商业、经济、社会的变迁。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牙行是我国古代从事贸易中介的商业组织。明朝规定:“选有资产的人户充任,官府颁发‘牙帖’ ”。领帖者需 交“帖费”和税银,统称牙税。明朝《长沙府志》记载:“湘潭牙行获利逾千金”。明末清初,长沙城外的市镇成为商品集中收购的市场,牙人开始充当收购的中介人,牙行数量剧增,如粮食行、盐行、铁行等。牙行兴盛又带动了店铺的增加,1772年,城外各市镇共有门摊189家。
材料二?中国近代“数千年来未有之变局” ,迫使国人“开眼见世界”。绅商们提出“决胜于商战”的口号,指出“握四民之纲者,商也”,应“以商立国”。……1904年元月,商部颁布《商会简明章程》,商会在全国各地迅速发展,商人以激奋昂扬之势担当起历史赋予的新使命。
——《徽州旅沪同乡会与社会变迁》(《历史研究》2011年03期)
(1) 材料一中牙行的兴盛反映了什么现象?牙行的兴盛对我国古代经济发展有怎样的推动作用?(6分)
(2)据材料二概括“决胜于商战”提出的时代背景。(4分)
参考答案:(1)反映了商品贸易的兴盛,商人群体的壮大。(2分)作用:推动明清时期商品经济的发展;增加了政府的税收;带动了工商业市镇的发展。(4分,任两点即可)
(2)时代背景: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化,自然经济逐步解体,中国逐步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开眼看世界”思潮的影响;民族工业的发展。(4分,任两点即可)
本题解析:(1)根据材料一从牙行兴盛的原因、性质、职能和影响等方面作答。注意提取信息“牙行是我国古代从事贸易中介的商业组织” 反映了商品贸易的兴盛,商人群体的壮大。“领帖者需 交帖费和税银,统称牙税”“明末清初,长沙城外的市镇成为商品集中收购的市场,牙人开始充当收购的中介人,牙行数量剧增,如粮食行、盐行、铁行等。牙行兴盛又带动了店铺的增加,1772年,城外各市镇共有门摊189家”反映了 推动明清时期商品经济的发展;增加了政府的税收;带动了工商业市镇的发展。
(2)结合所学知识,“中国近代数千年来未有之变局”是指鸦片战争后中国面临西方工业文明的冲击,中国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化,自然经济逐步解体,中国逐步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迫使国人开眼见世界” 可知“开眼看世界”思潮的影响;“绅商们提出决胜于商战”的口号可知民族工业的发展。。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据《东京梦华录》等记载,宋代都城多见“当街列床凳,堆垛冰雪”出售凉食和专向客商出租铺席宅舍等现象。这主要反映了
A.生活习俗改变
B.经商方式不受限制
C.官府鼓励经商
D.城市商业功能增强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解读史料获取信息的能力。材料中“出售凉食和专向客商出租铺席宅舍等现象”说明宋代对市场不再进行直接监管,城市的商业功能逐渐增强,故本题选择D项。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Tang-Song Transition(唐宋变革说)一直是史学研究的热点,日本著名学者内藤湖南认为“宋是近世的开始”,唐宋的差异很大。经济上宋代货币经济发展,文化上知识普及、贵族文化转向平民文化,政治上隋唐的贵族制废衰,建立了强大的君主独裁制。
(1)对宋代货币经济发展的认识,结合书本谈谈宋代商业活动的表现。(3分)
材料一:1892年,著名的爱国侨领张弼士先生为了实现“实业兴邦”的梦想,先后投资300万两白银在烟台创办了"张裕酿酒公司"。1912年孙中山参观张裕葡萄酒集团,为其题词“品重体泉”。1915年在巴拿马太平洋万国葡萄酒大会上4种葡萄酒获金奖。
(2)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 1912-1918年张裕葡萄酒集团迅速发展是民族资本主义的一个缩影,分析民族资本主义在民国初期获得发展的主要条件有哪些?(4分)
材料二:1929年因难以维持,张裕葡萄酒公司只能租赁给别人。1934年因负责累累被中国银行接管。……1941年被日本强行接管……1945年被官僚资本吞并
(3)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在国民党统治后期张裕葡萄酒集团遭受重创的主要原因。(4分)从张裕企业的历史命运,我们可以得出怎样的认识?(2分)
参考答案:(1)宋代商业的发展: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商业街形成,商业活动不再受官吏的直接监管;宋代的草市已经具有比较完备的饮食服务设施。(3分)
(2)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专制统治,为民族工业的发展扫除了一些障碍;“实业救国”的影响;群众性的反帝爱国运动;一战期间,欧洲列强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4分,)
(3)恶性通货膨胀政策的影响,官僚资本的压迫,繁重的捐税负担,美国的经济侵略
民族资本主义要想得到真正发展,必须首先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在中国的统治,获得民族、国家的独立(6分)(言之有理即可得分)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费正清在《美国与中国》一书中,把一令空间命名为“集市社会”,它有如一个蜂窝, 每一个蜂窝以一个市镇为中心,由此向四方伸展出一些小路(有时是水路),通向周边的一、二十个村子;村落无法构成一个自给自足的生活单元。这种“集市社会”体现了
A.自然经济结构的封闭和紧密
B.城镇在农村生活中的纽带作用
C.地方自治模式在中国的普及
D.农产品的商品化趋势日益加强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从材料“它有如一个蜂窝, 每一个蜂窝以一个市镇为中心,由此向四方伸展出一些小路(有时是水路),通向周边的一?二十个村子;村落无法构成一个自给自足的生活单元”可以看出,市镇在维系周边农村中的作用,起到纽带的作用。故选B。A项说的是与市场联系较少,材料并未体现这层意思;C项说的是地方自治,中国古代并未产生普遍的地方自治;D项错误,材料主要说的是市镇与周边农村的关系,并非商品关系。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