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7-09-26 17:34:43
1、判断题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 “称某人的著述狂悖乖谬,非圣无法” “排击孔子,别立褒贬”。这里的“某人”是指
[? ]
A、黄宗羲
B、李贽
C、顾炎武
D、王夫之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36分)经世致用是儒学悠久的传统思想,提倡学术要面向现实,服务现实。每当社会面临危机之时,进步的中国知识分子往往以此为号召。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先姚安公曰:子弟读书之余,亦当使略知家事。略知世事,而后可以治家,可以涉世。明之季年,道学弥尊,科甲弥重,于是黠者坐讲心学,以攀援声气,朴者株守课册,以求取功名。致读书之人,十无二三能解事。
——纪昀《闻微草堂笔记》
材料二?愚所谓圣人之道者如之何?曰“博学于文”,曰“行己有耻”。自一身以至于天下国家,皆学之事也;自子臣弟友以至于出入往来、辞受取与之间,皆有耻之事也。…呜呼!士而不先言耻,则为无本之人;非好古而多闻,则为空虚之学。以无本之人而讲空虚之学,吾见其日从事于圣人而去之弥远也。
——顾炎武《亭林文集》
材料三?鸦片战争成为经世致用思想从传统向近代转变的契机。在鸦片战争中,西方的坚船利炮给世人留下深刻印象。“彼之大炮远及十里之外,若我炮不能及彼,彼炮先已及我,是器不良也。”林则徐指出“剿夷而不谋船炮水军,是自取败也”。经世派痛定思痛,他们或“寻求异域之书,究其情事”,求制驭之方;或为御侮而兴利,“师夷长技”谋国富兵强,提出要“以彼长技,御彼长技”。他们关注夷情,认识到“欲制外夷者,比先自悉轰情始”。
——黄毅《近代经世思潮与洋务思潮之比较》
材料四?近代经世思想及其学术学风的导向,为有识之士探索救国救民的真理提供了积极的思想底蕴,对西学的引进和传入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但由于经世致用思想本身所固有的功利性和短视性的局限,决定了它最终不可能作为一种行之有效的思想体系引导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找到一条御侮自强、救国救民之遣。
——郭歌《中国近代经世致用思想度其历史影响》
(1)据材料一、二,概括明清之际学术风气的弊端;为此,顾炎武提出了哪些主张?(10分)
(2)联系材料二,指出材料三中林则徐对经世致用思想的发展之处及其基本主张。结合所学知识说明“鸦片战争成为经世致用思想从传统向近代转变的契机”。(8分)
(3)材料四是如何评价经世致用思想的?结合所学知识,简要概述近代前期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向西方寻求强国御侮之道的各阶段特征。(12分)
(4)综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谈谈你对经世致用思想现实意义的认识。(6分)
参考答案:
(1)弊端:空谈义理,脱离现实;醉心科举,求取功名;漠视家国命运。(6分)
主张:关注现实,反对空谈;提高道德修养。(4分,仅答经世致用,或“博学于文”、“行己有耻”得2分)。
(2)发展之处:林则徐使经世致用思想增加了关注夷情的新视角,开了解西方、学习西方之风气。(2分)
基本主张:“师夷长技以制夷”。(2分)
说明:鸦片战争的刺激,加剧了封建统治危机;传统的经世致用思想无法解决现实问题,于是鸦片战争成为经世致用思想从传统向近代转变的契机。(4分)
(3)评价:一方面,肯定了经世致用思想对近代探索救国救民的真理的积极作用,有利于西学传入;(4分)另一方面,又指出了该思想追求功利、缺乏远见的局限性。(2分)
特征:“器物”(或学习西方先进技术)、“制度”(或学习西方先进制度)、“文化”(或学习西方先进思想文化)。(6分)
(4)知识分子应该将知识与实践相结合;具有务实革新的精神,求真求是的学风;关注现实,增强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6分。不必拘泥于答案表述,符合要求即可得分)
本题解析:(1)“弊端”: 提炼材料一信息“道学弥尊,科甲弥重,”“以求取功名”即可得出“醉心科举,求取功名;漠视家国命运”,据材料“黠者坐讲心学,以攀援声气,朴者株守课册,”即可得出“空谈义理,脱离现实”。“主张”: 提炼材料二信息“博学于文”,“行己有耻”,“自一身以至于天下国家,皆学之事也”再联系顾炎武的主张 即可得出。
(2)“发展之处”和“ 基本主张”: 提炼材料三信息“剿夷而不谋船炮水军,是自取败也” “ 寻求异域之书,究其情事”“他们关注夷情”, “欲制外夷者,比先自悉轰情始”。 再联系林则徐的主张 即可得出。“说明”:结合所学知识即林则徐新思想产生的背景即可得出答案。
(3)“评价”:提炼材料四信息,一定注意从正反两个方面回答。“特征”: 结合所学知识“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概括作答,注意“近代前期”、“ 阶段特征”,切记罗列史实。
(4)“认识”:此问属于启示类,要注意总结上述三问,从现实意义角度回答。切记罗列经世致用思想的史实。“顾炎武提出了哪些主张”可以得出“知识分子应该将知识与实践相结合;”、“林则徐对经世致用思想的发展之处及其基本主张”可以得出“具有务实革新的精神,求真求是的学风;”、“近代前期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向西方寻求强国御侮之道的各阶段特征”可以得出“关注现实,增强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材料一 “文艺复兴”原意是“再生”“复活”“复兴”。16世纪资产阶级历史学家基本上承袭此概念,认为文艺在希腊罗马的古典时期曾高度繁荣,而到中世纪时却衰败湮灭,直到此时才获“再生”与“复兴”,因而得名。但此时的文化并非古典文化的简单恢复,而是资产阶级在意识形态方面反封建斗争的反映,故此名没有把这个时代充分地表达出来。?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三卷
材料二 16~17世纪的中国,新的经济形态还十分微弱、脆弱,明清时期的早期启蒙思想家们……提不出新的社会方案,而只能用扩大相权、限制君权、提倡学校议政等办法来修补封建专制制度。18世纪欧洲启蒙思想家则拿出了……资产阶级国家蓝图。
材料三?西方的七百年文化启蒙运动是在一个逐渐形成、形成后又不断更新最终得到强化的文化大环境中展开的……到17、18世纪,文化大环境又进行了一次更新。17世纪的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和启蒙运动率先为构筑一个新的理性主义文化大环境开辟了道路。18世纪则出现了西方“三大革命合力并举”的形势,这一切终于催化着酝酿已久的理性主义文化大环境蒸蒸而生。? ——王贤仙《近代中西方文化启蒙之浅析》?
(1)据材料1,指出文艺复兴对传统文化的态度及其核心思想。(3分)?
(2)列举中国明清时期的“早期启蒙思想家们”的主要代表。他们提不出“新的社会方案”的根本原因是什么?(4分)
(3)根据材料2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欧洲启蒙思想家们提出了怎样的“资产阶级国家蓝图”?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都主张人文主义,后者与前者相比有哪些进步之处?(4分)?
(4)材料3中18世纪西方出现了“三大革命”,分别指的是当时欧洲政治、思想、经济领域的什么重大事件?(3分)
(5)综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东西方启蒙思想在人类历史进程中有什么共同影响?(1分)
参考答案:(1)态度:借助古希腊罗马文化反对封建宗教神学(或借助古代希腊罗马文化之名反对教会神学思想)(2分)。人文主义(1分)
(2)代表: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3分)。原因:封建专制制度阻碍。(1分)?
(3)蓝图:反对君主专制、三权分立、民主科学、自由平等、天赋人权、人民主权等。追求人本身的解放;强调理性,反对封建专制制度,建立资产阶级理性王国。
(4)法国大革命、启蒙运动、工业革命。?(3分)
(5)解放人们思想,推动社会文明与进步。
本题解析:(1)材料一中的文字“但此时的文化并非古典文化的简单恢复,而是资产阶级在意识形态方面反封建斗争的反映”说明文艺复兴运动并非真要复兴古希腊和罗马文化而是借助古希腊罗马文化反对封建宗教神学,其核心思想是人文主义。(2)结合所学可直接写出中国明清时期的“早期启蒙思想家们”的主要代表,即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他们提不出“新的社会方案”的根本原因是封建专制制度阻碍。(3)结合法国三大启蒙思想家的政治主张可以总结出启蒙思想家们描绘的“资产阶级国家蓝图”即反对君主专制、三权分立、民主科学、自由平等、天赋人权、人民主权等;启蒙运动较之文艺复兴运动的进步性主要表现在追求人本身的解放;强调理性,反对封建专制制度,建立资产阶级理性王国。(4)结合所学可直接回答18世纪西方出现了“三大革命”分别是指法国大革命、启蒙运动、工业革命。(5)东西方启蒙思想在人类历史进程中发挥了重大作用,即解放人们思想,推动社会文明与进步。
点评:近代欧洲先后爆发了三次重大的思想解放运动,即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他们都提倡人文主义,反对愚昧迷信;同时,它们又是渐次发展的,有力地推动了欧洲的思想解放并对世界产生深远影响。但三者强调的重心也各有不同,文艺复兴以人文主义为信心,追求思想的自由和个人价值的实现;宗教改革突出强调宗教信仰的自由,侧重“因信称义”的主张;启蒙运动以理性为核心,侧重对封建专制社会的批判和对未来资产阶级美好社会的向往和建构。复习备考时一定要以人文精神的发展与弘扬为中心,关注三大运动的内在联系与嬗变。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明清之际,产生了冲破传统儒学思想束缚的“异端”思想,其社会原因包括
①商品经济的发展 ②封建专制统治的腐败 ③社会阶级矛盾尖锐 ④西方民主、自由思想的传入
[? ]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在张居正时代,讥讽宋明理学,挑战传统社会秩序,评论当朝时事,被保守派视为“非圣无法”的异端分子的是
A.李贽
B.黄宗羲
C.顾炎武
D.王夫之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张居正是明朝的大学士,内阁首辅,这一时期,讥讽宋明理学,挑战传统社会秩序,评论当朝时事,被保守派视为“非圣无法”的异端分子是李贽。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