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7-09-26 17:07:43
1、判断题 “……未经允许从商者罚作奴隶;国家控制山泽之利,实行盐铁专卖,限制商人的经营范围。”材料所反映的经济政策到明清时期导致的最严重后果是
A.不利于农业生产的发展
B.不利于手工业的发展
C.不利于社会的稳定
D.不利于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
2、判断题 严从简在《殊域周资录》中描述道:“凡贡使至,必厚待其人;私货来,皆倍偿其价。”这一现象反映的是
A?朝贡贸易? B?民间贸易?C?互市贸易? D?市舶贸易
3、判断题 (26分)
材料一?农、商、官三者,国之常食官(合法的谋生职业)也。国之所以兴者,农战也。苟能令商贾、技巧之人无繁,则欲国之无富,不可得也。──摘自商鞅《商君书》
夫明王治国之政,使其商工游食之民少而名卑……。其商工之民……邦之蠹(蛀虫)也。
──韩非《五蠹》
材料二?汉代而有抑商政策,……然其贱商之政令……则未免流于矫枉过正。中国……贱工轻商之社会风气,历二千余年之传承,以至19世纪,实为不争之事实,共喻之常识。
──王尔敏《中国近代思想史论》
材料三?清政府“奖励实业”之举发端于甲午战争后,但作为一项具有实质性内容的政策在全国范围内施行,却是在1903年商部设立之后。1902年,清政府在……“库储一空如洗”的财政团境中,开始注目于“商政”,讲求商务,并接受了督办政务大臣奕劻等人的奏请,于翌年7月在中央设立商部,以为“振兴商务”之地。……商部之设,由政府出面倡导实业,不能不说是一个大变化。──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1)依据材料一分析指出,在对“商”的认识上,韩非对商鞅观点的继承与发展。(6分)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举出汉唐“抑商政策”的具体表现,并指出在宋代商人居于怎样的地位。(12分)
(3)根据材料三概括清政府设立商部的原因。结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商部设立带来的影响。(8分)
4、判断题 下图是乾隆二十五年清政府发给中国商人的海外渡航证明书。其主要目的应是
A.保护国人的海外活动
B.鼓励国人出海贸易
C.限制国人的海外活动
D.打击倭寇,保护海疆
5、判断题 春秋后期“田在草间,功成而不收”的现象说明
[? ]
答案及详细解析请点下一页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