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答题模板《主要经济政策》高频试题巩固(2017年最新版)(十)

时间:2017-09-26 17:07:43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未经允许从商者罚作奴隶;国家控制山泽之利,实行盐铁专卖,限制商人的经营范围。”材料所反映的经济政策到明清时期导致的最严重后果是
A.不利于农业生产的发展
B.不利于手工业的发展
C.不利于社会的稳定
D.不利于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严从简在《殊域周资录》中描述道:“凡贡使至,必厚待其人;私货来,皆倍偿其价。”这一现象反映的是
A?朝贡贸易? B?民间贸易?C?互市贸易? D?市舶贸易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26分)
材料一?农、商、官三者,国之常食官(合法的谋生职业)也。国之所以兴者,农战也。苟能令商贾、技巧之人无繁,则欲国之无富,不可得也。──摘自商鞅《商君书》
夫明王治国之政,使其商工游食之民少而名卑……。其商工之民……邦之蠹(蛀虫)也。
──韩非《五蠹》
材料二?汉代而有抑商政策,……然其贱商之政令……则未免流于矫枉过正。中国……贱工轻商之社会风气,历二千余年之传承,以至19世纪,实为不争之事实,共喻之常识。
──王尔敏《中国近代思想史论》
材料三?清政府“奖励实业”之举发端于甲午战争后,但作为一项具有实质性内容的政策在全国范围内施行,却是在1903年商部设立之后。1902年,清政府在……“库储一空如洗”的财政团境中,开始注目于“商政”,讲求商务,并接受了督办政务大臣奕劻等人的奏请,于翌年7月在中央设立商部,以为“振兴商务”之地。……商部之设,由政府出面倡导实业,不能不说是一个大变化。──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1)依据材料一分析指出,在对“商”的认识上,韩非对商鞅观点的继承与发展。(6分)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举出汉唐“抑商政策”的具体表现,并指出在宋代商人居于怎样的地位。(12分)
(3)根据材料三概括清政府设立商部的原因。结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商部设立带来的影响。(8分)


参考答案:(1)继承:控制商人数量; 发展:商鞅认为商是合法的谋生职业,韩非则认为商是国家的蠹虫,要使他们地位卑贱。(6分)
(2)商人不得衣丝乘车;商人应入市籍,一入市籍则不得为官;汉武帝推行打击富商大贾,发展官营商业的政策。(答商人的赋税加倍可参照赋分)唐朝:继续实行一入市籍则不得为官的制度。(8分)经济地位远比一般农民和其他平民优越,在社会上遭受鄙视(或在政治上和法律上遭受歧视)的情形开始转变。(4分)
(3)原因:面临财政困境;一些大臣的奏请。影响:有利于改变社会对商的歧视观念,推动奖励实业政策在全国范围的实行,促进了民族工业的发展。(8分)


本题解析:(1)从材料一文字内容中可以看出二人均主张控制商业的发展,但韩非子言论跟尾激烈表现在商鞅认为商是合法的谋生职业,韩非则认为商是国家的蠹虫,要使他们地位卑贱。(2)结合所学知识可直接回答汉唐“抑商政策”的具体表现;宋代商品经济发展快速,商业在国家经济中所占比重增加,商人社会地位开始提高。(3)从材料三文字中可以直接归纳出清政府设立商部的直接原因即面临财政困境;一些大臣的奏请;结合史实可知商部的设立有利于改变社会对商的歧视观念,推动奖励实业政策在全国范围的实行,促进了民族工业的发展。
点评:重农抑商政策是中国古代经济政策中最突出也是历时最长,影响最为深远的一项经济压迫政策,高考对其的考查角度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①重农抑商的原因:根本原因:以农业为核心的自然经济是封建政权的经济基础,维护封建统治;直接原因:确保赋役的征派和地租的征收;具体原因:商业与农业争夺劳动力;影响农业生产;危及封建政权②重农抑商的发展过程,商鞅变法首创,以后历代均坚持执行;③重农抑商的影响:有利于稳定农业人口,推动农业发展,从而巩固封建国家的经济基础;有利于安定人心和对农民的控制,进而保障国家安全,维护封建国家的政治稳定。但与此同时也存在着消极影响:人为割裂农、工、商之间联系,不利于商业发展,农业和手工业也受到限制。阻碍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阻碍社会进步。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下图是乾隆二十五年清政府发给中国商人的海外渡航证明书。其主要目的应是

A.保护国人的海外活动
B.鼓励国人出海贸易
C.限制国人的海外活动
D.打击倭寇,保护海疆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乾隆二十五年清政府发给中国商人的海外渡航证明书反映了清朝前期的闭关锁国政策,即严格限制中外贸易和交往,因此AB与之不符,D是在明朝,答案为C。
点评:清朝时期统治者禁止官民私自出海,沿海居民内迁、禁海,实行“闭关锁国”。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春秋后期“田在草间,功成而不收”的现象说明

[? ]


A、自然灾害严重
B、公田变为私田
C、井田制无法维持
D、农民反抗剥削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首页 上页 9 10 下页 尾页 10/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