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7-09-26 16:31:21
1、判断题 (25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山西离北京地理位置很近,当时进关出关都很方便,茶、丝、盐、粮有着得天独厚的交易便利。晋南一带地窄人稠,外出经商成为人们的谋生手段.由于山西南部有盐池,卖盐,取盐都非常方便,明朝时,晋商通过运输军粮获得“盐引”,累积了大量资本。至清朝,他们跟随清军,深入到蒙古草原各地,贩运军粮、军马等军需品,同时与蒙人做生意。清政府也给予了他们特权,使他们大获其利。
材料二?清末,晋商逐渐走向衰落。曾经盛极一时的山西票号,就是典例。北洋大臣袁世凯曾邀请山西票号加入天津官银号,票号总经理多墨守成规,只知事现成福,毫无远见,竟复函票号北京分庄经理,既不准入股,也不准派人参加组建。后来,户部银行改由江浙绸缎商筹办,致江浙财团后采居上。不久,户部银行改组为大清银行,无奈山西票号又不应召,最后失去了改组银行的机会。辛亥革命后,山西各票号放出之款无法收回,运往南省资金大多丧失,存款却纷纷来取,清廷提银刻不容缓,导致无法周转,蒙受严重损失,甚至被迫倒闭。
晋商在茶叶行,同样遭遇重创。为打开销路,晋商赊销茶叶给俄中小商人,有些俄商故意拖欠不还欠款,有些中小俄商因受国内大茶商的排挤或自身经营不善,还款无望。晋商为了挽回损失,呈清政府与俄国当局交涉,但是恐外媚外的清政府,对晋商的呈请根本不予受理。宣统元年,俄国政府又突然违背两国茶约规定,对在俄华商征以重税,以排挤在俄经商的中国商人,晋商在对俄的茶叶商战中终于失败。
晋商中还有以高度热情投资民族资本近代工业,但其资本主要投入了投资额大、见效周期长、管理要求高、并受运输条件制约的煤矿业,致使资金大量积压,陷入困境。
材料三?在文化理念上,晋商突出尊奉乡人关公,以关公的“诚信仁义”来规范他们的行为和经商活动。许多山西商人把吃苦勤俭的美德代代承传,形成一种不怕艰苦、不畏风险的创业精神。扫经商的刻苦性上,可以说山西商人居全国商人之冠。在包头城,有山西商人自办的子弟学校,驰名中外的旅蒙商“大盛魁”商号,在外蒙古的科布多设有本企业的训练机构,从晋中招收十五,六岁的男青年,接受蒙语、俄语、哈萨克语、维吾尔语及商业常识的训练,然后分配到各分号,跟随老职工学习业务。
晋商在商业经营中的表现有三种形式:其一是从朋合营利到合伙经营;其二是按地区形成商帮;其三是以联号制和股份制形成业缘群体组织。其中联号纠是由一个大商号统管一些小商号,类似西方的子母公司,从而在商业经营活动中发挥了企业的群体作用。
(1)结合材料一,归纳晋商兴起的条件。(7分)
(2)据材料一及所学,分析近代晋商走向衰败的原因。(10分)
(3)结合材料三及相关知识,指出晋商文明中值得现代企业借鉴之处。(8分)
参考答案:(1)善于利用商机;地理及资源优势;人地矛盾突出;政府的特殊照顾。(答出其中四点得7分)
(2)思想保守,没能实现向近代转型;清政府日益腐败衰落;受政局变动影响;受到外国列强的经济欺压;投资及经营策略失误。(10 分)
(3)不怕艰苦、不畏风险的创业精神;奉行“诚信仁义”经营理念;同乡及行业内的团结;举办商人职业教育,重视提高职工业务素质;不断创新经营模式以发挥群体作用。(答出其中四点得8分)
本题解析:(1)本问考查材料信息的获取与分析归纳能力,关键信息:山西离北京地理位置很近、有着得天独厚的交易便利、晋南一带地窄人稠、“清政府也给予了他们特权,他们大获其利。”从地理位置、资源状况、生活境况和晋商和政策等方面归纳。
(2)关键信息:墨守成规、“不准入股,也不准派人参加组建”、无奈山西票号又不应召、辛亥革命、俄商故意拖欠不还欠款。从国内环境、晋商自身因素和外国资本主义等因素分析归纳。
(3)关键信息:以关公的“诚信仁义”来规范他们的行为和经商活动、“形成一种不怕艰苦、不畏风险的创业精神”、有山西商人自办的子弟学校、在外蒙古的科布多设有本企业的训练机构、从朋合营利到合伙经营、按地区形成商帮、是以联号制和股份制形成业缘群体组织。依据关键信息分析归纳,主要是从经营原则、理念和精神等方面归纳。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据《东京梦华录》等记载,宋代都城多见“当街列床凳,堆垛冰雪”出售凉食和专向客商出租铺席宅舍等现象。这反映了
[? ]
A、活习俗改变
B、经商方式不受限制
C、官府鼓励经商
D、城市商业功能增强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有学者说过,明清时期江南市镇并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存在于农村经济上面,是农村专业经济发展的结果。由此可见,这一时期江南经济发展的整体特点是
A.农村经济仍然以自然经济为主
B.自然经济已退居次要地位
C.商品化趋势明显
D.市镇是进行农贸商品交换的场所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材料反映的是明清时期江南市镇产生的原因在于农村专业经济的发展。明清时期,农村专业经济的发展,农产品商品化的趋势加强,从而促进了市镇的产生和发展。故选C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下图是元朝的运河和海运图,元世祖时令人开凿会通河和通惠河,与原有运河连同,开辟了从长江口的刘家港经黄海、渤海到达直沽的海运航线。元世祖重视运河和海运建设的直接目的是
A.对全国实行有效统治
B.促进大都的商业繁荣
C.保障大都的粮食供应
D.促进元朝的对外贸易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主要考查的是元朝水运的发展。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南宋时,我国的经济重心已经南移,元世祖重视运河和海运建设的直接目的是保障大都的粮食供应。所以答案选C。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12分)扬州有过辉煌的历史,也反映着近代中国社会的变迁。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吴王濞者,(汉)高帝(刘邦)兄刘仲(名喜)之子也。”受封为吴王,定国都于广陵(江苏省扬州市)“王三郡五十三城”“即山铸钱、煮海为盐”,开盐河(通扬运河前身),景观盛极一时。
---《史记·吴王濞列传》
材料二?
明清两代扬州经济的代表性行业 | |
漕运 | 长江中下游各产粮省份的皇粮国税均必须经此北上,扬州钞关的税收额在明清两代一直位居全国前八名之内。 |
盐运 | 全国最大的两淮盐场(苏北沿海)所产官盐在此集散,转运全国最广的食盐销售区——长江中上游安徽、江西、湖北、湖南四省(所谓扬子四岸)销售。 |
金融 | 大量盐商聚集带动了扬州银庄的发展,使之成为中国乃至东亚地区资本最为集中的地区,规模最大的金融中心。 |
文娱 | 隋唐以来娱乐业是扬州的支柱型产业,明清时期书画家从业者以清代中期扬州八怪最富盛名,是“士大夫必游五都会”之一。 |
手工业 | 以印刷、漆器制造等为代表。 |
参考答案:(12分)
(1)表现:地区性政治中心(吴国都城)(1分);自然条件优越(1分)
铸钱、煮盐兴盛(1分);交通便利(修运河)(1分)。
(2)因素:交通便利(1分);国内最大金融中心(1分);
扬州城娱乐和文化的发展(1分);手工业发展、商业繁荣(1分)。
(3)原因:交通运输方式的转变,上海成为海、陆运输中心。(2分);
开埠通商和近代工业发展,上海成为中外商贸中心和工业重镇。(2分)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