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答题模板《商业的发展》高频试题预测(2017年最新版)(八)

时间:2017-09-26 16:31:21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陆游《杂赋》诗写道:“今朝半醉归草市,指点青帘上酒楼”,从这句诗中,我们能获得的最有效的信息是(?)
A.作为乡村集市的草市出现于宋代
B.宋代的草市已具较完备的饮食服务设施
C.宋代的草市受到官吏的直接监督
D.陆游所说的草市位于东京汴河两岸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材料中“草市”是指农村集贸市场,唐代开始出现,至宋代时草市已具较完备的饮食服务功能,并且也不受政府的时空管控,所以B项说法正确,A C D三项表述错误不符合宋代草市的特征。
点评:宋代商品经济发展中出现了坊市分离的现象,这一现象的出现既是商品经济发展的结果同时又极大地推动了中国古代商品经济的发展进入一个崭新时期。同时纸币的出现表明宋代商品经济发展活跃,但宋代并不是中国古代商品经济发展的最高峰,唐代就以出现了信用货币“飞钱”,明清时期资本主义萌芽出现,商品经济进入高速发展时期。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15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明中叶以后,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促进了城市经济的繁荣……东南沿海的广州、漳州、福州、宁波等地,既是对外贸易的港口,又是商业都会……最繁荣的江南地区形成了五大手工业区域,即松江的棉纺织业、苏杭的丝织业、芜湖的浆染业、铅山的造纸业和景德镇的制瓷业……隆庆万历年间,苏州“大户张机为生,小户趁织为活”。
——朱绍侯主编《中国古代史·下册》
材料二? 1840年起至1930年间,中国共开放77个城市作为通商口岸,通商口岸是中国近代史上的特殊产物。就通商口岸与中国近代史关系,不同的观察视角会有不同的评价。毛泽东认为,帝国主义利用通商口岸为基地,造成“买办的和高利贷的剥削网”,培养出为帝国主义服务的“买办阶级和商业高利贷阶级”,便利其剥削广大中国农民。
材料三?英国开始工业革命后,就业机会较多。在“向外吸引劳动力”的政策支持下,英国外来移民也逐渐增多,大量涌向城市,促进了英国城市化。……到了1860年,城市化程度提高,来自全世界的人才涌入英国的城市,有德国人、瑞士人、法国人、希腊人和犹太人等,他们一般前往城市,特别是伦敦等大城市。这些人带来了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熟练的工作经验,带动了英国的城市化。
(1)依据材料一,指出明清时期我国城市经济发展的新特点。(3分)
(2)根据材料二,指出毛泽东是从什么视角(运用什么史观)来观察近代通商口岸的影响的。(1分)试分别从全球史观和文明演进的视角来评价通商口岸。(4分)
(3)结合材料三,分析19世纪中期推动英国城市化的因素有哪些。(3分)
(4)依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9世纪上半期影响中英两国城市化的主要因素有什么不同(2分),这种不同因素对我国现阶段的城市化有何启示。(2分)


参考答案:
(1)新特点:经济功能加强;专业化城市出现;资本主义萌芽产生。(3分)
(2)阶级斗争(或革命史观)。(1分)
全球视角:通商口岸加强了中国和世界的联系,中国逐步被纳入资本主义世界体系。(2分)
文明演进视角:通商口岸是中国传统农业文明最早开始走向近代工业文明的地方。(2分)
(3)因素:工业革命;政府政策的引导;外来移民。(3分)
(4)不同:中国受外国资本主义侵略的影响较大;英国则主要受工业革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的影响。(2分)
启示:城市化进程受政治、经济活动的影响,我国现阶段的城市化建设需要有一个稳定的政治、经济环境作保障。(2分)


本题解析:(1)新特点:根据以下关键信息“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促进了城市经济的繁荣”、“五大手工业区域”、“大户张机为生,小户趁织为活”依据这三句话概括,即可得出其新特点为经济功能加强;专业化城市出现;资本主义萌芽产生。
(2)主要是掌握三种史观,即阶级史观、全球史观和文明史观的基本含义。根据其含义可以判断出毛泽东是从阶级斗争(或革命史观)来观察近代通商口岸的影响。运用全球史观来看通史观念口岸的话,应该从其对中国与世界之间关系的角度来阐述;用文明史观来评价的话,应该侧重于农业文明与工业文明在中国的交汇来说。
(3)因素:注意从材料中提取下列关键信息:“英国开始工业革命后”、“向外吸引劳动力”的政策”、“这些人带来了先进的科学技术”,由此分析即可得出相关答案,即工业革命、政府政策的引导、外来移民等因素。
(4)不同:要具体联系中英两国的城市各自所处的具体背景分析,一个是被动的一个是主动的,再就是从经济、政治因素分析。之后可以得出结论,即中国的城市化受外国资本主义侵略的影响较大,是被动进行的,而英国则是主要受工业革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的影响,主动进行的。启示:应该从稳定的国内环境和当时的政治、经济活动角度来分析。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唐代中日交通的主要港口城市是
[? ]
A.明州
B.扬州
C.泉州
D.广州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南都繁会景物图卷》描绘了万历年间南京街市三月庆春游艺活动场面。戏台搭在街道正中,街道周围的店铺酒楼也挤满了看客,整个街道成了演出场所。这幅画体现出明朝的社会状况是
A、明朝时期坊、市的界限开始被打破 ?B、明朝时期出现资本主义萌芽
C、明朝时期重农抑商的观念有所松动?D、明朝时期商业发展,城市繁华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下图反映了我国古代某一朝代的都城布局,该布局的出现应该不晚于下列哪个朝代

[? ]
A.汉朝
B.隋朝
C.宋朝
D.明朝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首页 上页 7 8 9 下页 尾页 8/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