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7-09-26 16:22:43
1、选择题 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中称朱熹是“新儒家”的代表。这个“新”在思想上具体表现在
A.“天人感应”和“大一统”
B.“水则载舟,水则覆舟”
C.“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D.把天理人性有机结合,“存天理,灭人欲”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而通过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朱熹是“新儒家”的代表,朱熹把天理和人性有机的结合起来,明确的提出了“存天理,灭人欲”,把儒家的思想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所以,本题的答案就是D。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宋明理学?“存天理,灭人欲”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董仲舒对君主专制统治的理解最准确的是
[? ]
A.君权神授,为所欲为
B.“屈民而伸君,屈君而伸天”
C.君主权力应服从民意
D.君权与相权相互牵制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3、选择题 顾炎武认为:“王(阳明)学流派背离孔门为学宗旨,不习六艺,不综当代之务,而专心于内,已非儒学之正宗。”材料反映了
A.顾炎武意识到宋明理学的危机
B.王阳明倡导“经世致用”
C.顾炎武主张摒弃孔孟儒学
D.王阳明深受西方思想影响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和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材料中“王(阳明)学流派背离孔门为学宗旨,不习六艺,不综当代之务,而专心于内,已非儒学之正宗。”说明顾炎武认为阳明心学偏离了儒学的真正宗旨,不再强调经世致用而是走向了唯心的虚无胡同,材料反映了顾炎武意识到宋明理学的已经陷入严重的危机之中,答案选A,B C两项表述错误不符合史实, D项材料中并无体现。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明清之际的儒学思想?顾炎武的思想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史载汉初曹参为相时,任官选用不善辞令的忠厚长者,而对追逐功名利禄之徒一概不用;省事节用,量刑从宽;对下属不苛察细过,虚怀自持。这种施政思想符合( )。
A.儒家学说
B.道家学说
C.法家学说
D.墨家学说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阅读材料,获取信息分析理解能力。解题的关键是对材料的准确理解,而材料体现了黄老思想的“无为而治”的治国理念:简化事情,不用权谋,据此B符合题意。回顾已学知识可知汉初实行休养生息政策,采用黄老思想治理国家。故选B。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 道家思想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夫仁义礼制者,治之本也;法令刑罚者,治之末也。无本者不立,无末者不成。”这句话的核心观点是?
[? ]
A.依法治国?
B.尊儒抑法?
C.儒法并用?
D.儒表法里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