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必备知识点《商业的发展》考点巩固(2017年最新版)(五)

时间:2017-09-25 12:31:54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武则天进号“天后”,上书建言:“劝农桑,薄赋徭……禁浮巧;省功费、力役……”
——据《新唐书》
材料二 魏晋以来,士族靠门第世代把持高位。武则天修《姓氏录》,以帝、后族及三公等高官为第一姓,“各以品位高下叙之,凡九等……当时军功入五品者,皆升谱限(列入上等士流),搢绅(指世家大族)耻焉。”
——据《新唐书》
材料三 则天以女主临朝,大臣未附,委政狱吏,剪除宗技……制公卿之死命,擅王者之威力。
——《旧唐书》
材料四 武则天大开科举,唐人称她“开汲引之门,进用不疑,求访无倦……才能者骤升。是以当代谓知人之明,累朝赖多士之用。”
——据《陆宣公翰苑集》
回答:
根据以上材料,分析武则天得以掌握政权近半个世纪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原因是武则天推行了有积极作用的政策:轻摇薄赋,反对奢侈浪费、滥用民力;奖励农桑,发展生产;加强中央集权,打击反对派;大开科举,破格选拔人才;顺应历史发展潮流,打击士族腐朽势力,反映新兴庶族地主利益。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汉代大学者班固的《西都赋>描绘了长安的繁华,“街衢洞达,闾阎且千。九市开场,货别隧分。人不得顾,车不得旋。阗城溢郭,傍流百廛。”文中的“九市”指的是(?)
A.政府严格管理的正式市场
B.工官监督的草市
C.国家统治中心的都市
D.早晚开张的晓市、夜市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根据所学,汉朝时期政府对商业进行严格的控制和管理,“九市”指的是政府严格管理的正式市场,A正确,B草市是农村中的,不是城市;C不是统治中心的意思D当时不会出现晓市、夜市。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明朝时期,太湖地区出现大量“以机为田,以梭为耒”的家庭,苏州震泽镇及附近各村居民“尽逐丝绸之利”,松江地区男女几乎均以棉织为业,景德镇有窑近千座,综合上述现象,当时经济的突出特点是?
A.手工业生产力提高
B.资本主义萌芽出现
C.区域性经济分工扩大
D.商品经济高度发展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明朝时期,太湖地区出现纺织家庭,苏州丝织业发达,松江地区发展棉织业,景德镇发展瓷器业。A、B、D项不符合题意。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14分)金融是社会经济生活的血液。阅读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贝壳?铲币、蚁鼻、刀币?半两钱?银元?法币
图①
(1)据材料一,概括中国货币发展的主要趋势?(6分)
材料二

图②交子?图③《清明上河图》局部
(2)指出“交子”最早出现的时期及其历史地位。(2分)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图中现象出现的原因。(6分)


参考答案:
(1)趋势:由自然货币向人工货币转变;由多种货币并存向统一货币过渡;金银逐渐成为主要货币;纸币逐渐取代了金属货币;使用逐渐便利。(任答三点给6分)
(2)时期:宋朝。(1分)地位:“交子”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1分)
原因:中央集权的加强,社会相对稳定;农业、手工业生产的发展,产品种类增多;商业活动不再受官吏的直接监管;纸币成为商业流通中的支付手段,促进了商业繁荣。(任答三点给6分)


本题解析:
(1)结合所学知识, 原始社会没有货币,商朝时以贝作为货币;战国金属货币通行但形制不一;秦统一货币后先后主要通行铜钱半两钱、五铢钱、开元通宝;明清时期由多种货币到白银为主要货币;近代中国先后出现银元、法币(纸币),据此归纳。
(2)结合所学知识,北宋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 《清明上河图》为北宋画家张择端的作品,反映了北宋时期都城东京商业繁荣的景象,再根据北宋时期政治上中央集权的加强,社会相对稳定;经济上农业、手工业生产的发展、政府放宽对商业活动的限制、纸币的使用等方面回答,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佛山禅之旅开辟了一条新疆旅游线路,丝绸之路是这条线路的主要旅游内容,导游在向游客介绍丝绸之路时,通常最先说起的中国朝代是
A.秦朝 
B.汉朝
C.唐朝
D.宋朝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首页 上页 4 5 6 下页 尾页 5/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