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7-09-25 11:42:26
1、判断题 1787年宪法的保守性和局限性表现在
①民主性不够广泛②允许奴隶制存在
③不承认所有成年人平等的选举权和被选举权④总统由选民间接选出
[? ]
A.①②
B.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一学者这样评价某国政治制度演进:“较少的腥风血雨,较少的声色俱厉,较少的深思高论,只有一路随和,一路感觉,顺着经验走,绕着障碍走,怎么消耗少,怎么发展快就怎么走,……温和中包含着刚健,渐进中累积着大步。”他评价的“某国”是
A.英国
B.德国
C.美国
D.法国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根据所学知识,英国的民主制度确立过程中体现出了“较多的妥协” “较少的腥风血雨,较少的声色俱厉“,如革命过程中资产阶级、新贵族与旧势力多次妥协,支持斯图亚特王朝复辟,后又发动不流血的“光荣革命”,避免暴力革命;“ 渐进中累积着大步”指君主立宪确立后又经历了很长时间的民主的完善过程,直至18世纪中期君主立宪制才完善起来。BCD与题干不符,德国通过三次王朝战争实现统一后确立代议制,美国通过独立战争后确立代议制,法国通过多次革命、政变后后确立代议制,因此选A.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据海关统计:1914年至1918年,我国进口货物价值1915年比1913年减少20%,出口每年比1913年增加14. 8%至20.5%。入超由每年2亿多海关两减至3000万两,1919年更减至1609万两。
——《中国近代经济史统计资料选辑》
材料二?据《剑桥中华民国史》对华投资现代工业的统计:1913年有698家工厂,拥有创业资本3300824000元,工人270717名,1920年有1795家工厂,拥有创业资本5006200000元,工人557622名。
——《剑桥中华民国史》
材料三?资产阶级黄金时代的乌托邦在现代中国经济思想发展中占有特殊地位,它反映了那个时代转瞬即逝的现实:随着第一次世界大战而产生的,但却是没有前途的经济奇迹。
——《剑桥中华民国史》
回答:
①材料一、二反映了什么历史现象?(不得罗列数字)
②材料三中提到的“黄金时代”指什么?并说明其原因。
③为什么会“转瞬即逝”?为什么是“没有前途的经济奇迹”?
参考答案:①材料一说明中国民族工业有进一步的发展。材料二说明无产阶级队伍壮大。
②“黄金时代”指1912~1919年中国民族工业发展的“短暂春天”。原因: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统治,为民族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扫除障碍;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帝国主义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群众性反帝爱国斗争推动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实业救国”思潮的影响。
③战后,帝国主义国家重新加强了对中国的控制;由于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所致。
本题解析:学习历史要学会“论从史出”。第一问的结论就要依据材料一、二作答,第二问的“黄金时代”要依据材料三中提供的两个时间判断,其原因要结合教材回答。第三问“转瞬即逝”的原因,可以转化为民族工业发展“短暂”的原因。“没有前途的经济奇迹”要从民族资产阶级的局限性入手。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下列关于近代英、美、法、德国家元首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
A.英国的国家元首是首相,通过选举产生,是国家权力中心
B.美国的国家元首是总统,由选民间接选出,拥有行政权
C.法国的国家元首是总统,由参众两院联席会议选出,拥有行政权和军权
D.德国的国家元首是皇帝,是国家的权力中心,内阁对皇帝负责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有学者认为:“17世纪四十年代,东西方两位末代君主的暴亡,视为两个民族历史的一个楔子——世界的天平开始失衡,西方的崛起与东方的没落明显加快。”对该段材料最为正确的解读是
[? ]
A.作者视该时段为东西方由盛转衰的分水岭
B.东西两个君主分别是康熙皇帝和查理一世
C.作者站在欧洲立场上看历史所以是片面的
D.作者观察问题的着眼点在于社会形态转变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