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试卷《近代史》高频考点强化练习(2017年最新版)(十)

时间:2017-09-25 11:42:26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选择题  近代自然科学发展的基础是
A.资产阶级反封建迷信斗争的需要
B.资本主义创造的物质文明
C.新航路开辟和文艺复兴运动
D.人类对自然规律的理论性概括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科学的发展离不开经济的发展。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历史学家在评论1832年英国议会选举制度改革时说:“英国比欧洲任何国家也许更接近于革命。”这是因为(? )
A.工业资产阶级取得更多席位
B.工人阶级和下层群众获得了选举权
C.推翻了斯图亚特王朝的专制统治
D.避免了社会动荡。保持了政局长期稳定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1832 年,英国工业革命即将完成,工业资产阶级力量壮大,在议会选举中取得更多的席位,确保了英国民主政体的稳定和资本主义经济的迅速发展。故选A。B项错误,不是1832年议会改革的这个闹心任务;C项是在英国革命时期完成的;D项是改革的影响。
点评:1832年议会改革标志着英国的君主立宪制政体发展到了成熟阶段。这次改革是在工业革命的推动下进行的,工业资产阶级大量的进入到议会,从此英国的君主立宪制政体进入到稳定运行的阶段。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法国大革命伊始,资产阶级便颁布《人权宣言》。其政治意图是(?)
A.宣传启蒙思想
B.反映大众利益
C.否定君主专制
D.表达政治诚意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通过内容分析可知,法国资产阶级用以法律为基础的国民权利,取代了以君主个人意志为标志的封建特权。故答案选择C项。
点评:关于法国《人权宣言》,(1)背景:启蒙思想的广泛传播;法国大革命爆发,君主立宪派当权。(2)内容:人生来而且始终是平等的,在权利上的平等的;法律是公民意志的体现,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国家的最高权力来自人民。(3)影响:成为资产阶级夺取政权和巩固政权的思想武器;推动了世界资产阶级民主化进程。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15分)
材料一?第l4条:为了得到王国议会对协助金或免服兵役税数量的共识……在所定的日期,按照在场者之建议进行议事。自此以往,除为赎还其本人之身体,策封其长子为武士,与一度出嫁其长女以外,国王不得准许任何人向其自由人征取贡金。而为上述目的所征收之贡金数额亦务求合乎情理。
第34条:自此以后,不得再行颁布强制转移土地争执案件至国王法庭审讯之敕令,以免自由人丧失其司法权。
第39条:任何自由人,如未经其同级贵族之依法裁判,或经国法裁判,皆不得被逮捕,监禁,没收财产,剥夺法律保护权,流放,或加以任何其他损害。
——《大宪章》(1215年)
材料二?《人民宪章》是英国宪章运动中的纲领性文件。1837年6月由伦敦工人协会的领导人威廉洛维特拟定,同年由下院六名议员和六名伦敦工人协会会员组成的一个委员会提出,并于1838年5月8日作为准备提交议会的一项法律草案在各地群众大会上公布。人民宪章包括了宪章派的下列六项要求:
(1)凡年满二十一岁之男子,精神健全,目前不在囚犯罪而坐牢之列者,都有选举权。
(2)秘密投票——以保障选民运用其投票权利。
(3)议会议员不应有财产的资格限币一一使各选区得选拔他们爱戴的人,不论贫富。
——世界史资料丛刊初集《1815-1870年的英国》
(1)根据材料一,概括《大宪章》在限制王权方面的主张,指出其对英国政治民主化进程的影响。(8分)
(2)根据材料二,概述宪章派的主要政治目标,说明两个《宪章》中所反映的英国近代民主进程中共同的价值取向。(7分)


参考答案:
(1)规定:国王不得擅自征税;不得随意侵犯贵族自由。(4分)
影响:体现了王权有限和法律至上的精神,奠定了英国君主立宪的基础。(4分)
(2)政治目标:争取普选权;工人阶级进入议会(或工人阶级参与国家管理)。(4分)
诉求:建立公平、正义的社会,实现个人幸福。(3分)


本题解析:(1)第14条体现出对国王征税权力的限制,第34条体现出对国王司法权的限制,第39条体现出对贵族利益的保护,防止其利益受到国王的侵犯。《大宪章》以明确条文限制国王权力,体现出法律至上的原则,为近人君主立宪制的建立奠定一定的基础。(2)宪章派的主要政治目标可根据六项要求,逐句概括归纳,第(1)(2)条主要是保障选举权,第(3)要求取消议员选举的财产限制,反映了要求更多政治权利,进入议会的想法。两个宪章都强调完善对个人权利的保护,建立公平、公正的社会秩序。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历史上,国民大革命、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和法国资产阶级大革命都被称为“大革命”。其主要的依据是
A.领导阶级的先进性
B.革命具有广泛的群众性
C.革命具有深远的积极影响
D.革命目标的高度一致性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三者的共同点。依据题意,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是领导者错误发动的被反革命集团利用的一次动乱,没有产生积极影响;三者的性质不同,革命目标也不可能是一致的;依据史实分析可知作为“大革命”的主要依据是人民群众参与运动的广泛程度和运动的影响程度,正是由于三者具有广泛的群众性,且对历史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才被称为“大革命”。


本题难度:一般




首页 上页 9 10 下页 尾页 10/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