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7-09-25 11:02:57
1、判断题 扬州仪征北部丘陵地区有“刘集”、“谢集”、“新集”、“马集”等乡镇地名,这种含有“集”的地名来由与古代的什么商贸形式有渊源关系?
A.夜市
B.都会
C.草市
D.会馆
2、判断题 ? 在某班的一堂历史课上,甲、乙两位同学分别扮演了唐、宋时期的两位商人,并对自己的经商经历作了简单的阐述。
? 甲:我是一位来自波斯的商人,初来长安。经过几天的调查我发现长安城中 “夜市”比较繁华,市场管理混乱,居民平时买东西只能去东市和西市,甚为不便。为了生意方便,我把我在城南居民区的住房改装成了店面,专门卖家乡特产——波斯地毯。
? 乙:我在汴河沿岸经营一家酒楼,生意红火,每天晚上打烊很迟,因而影响了隔壁住户的休息。他们几次将我上告衙门我都胜利了,因为官府对商业的重视已经超过了农业。结合所学知识找出上述两位同学的阐述中不符合史实的三处地方。并说明你的理由。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判断题 (13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材料二 隆庆元年(1567年),进士蒋以化记载:“我吴市民,罔藉田业,大户张机为生,小户趁织为活。每晨起,小户数百人嗷嗷相聚玄庙口,听大户呼织,日取分金为饕餮计。大户一日之机不织则束手,小户一日不就人织则腹枵,两者相资为生久矣。”?
——《西台漫记·记葛贤》
材料三 1872年,陈启沅从安南(今越南)回到广东,他的家乡盛产原料茧,当地农民有缫丝传统,因而人员可大量招募。于是,他仿效在安南的法国式缫丝机器,亲手设计绘制了两套机器图样。全部设备包括蒸汽锅炉、缫丝车和丝釜都由当地制造,其中丝车改为木制,丝釜改用陶制,仿制了“法国式(共拈式)”的缫丝机,于1874年在南海县西樵简村堡创办我国第一家民族资本的蒸汽缫丝厂“继昌隆”。采用自己设计的机器缫丝,俗称“丝偈”,该厂雇佣工人六七百,出丝精美,行销欧美,获利甚厚。不久,因被视为异端,于1881年(光绪七年)被南海知县下令关闭。
材料四 祝大椿办上海公益纱厂,“其初纯系华人资本,后为营业起见,利用怡和洋行以推广销路,让一部分股份给英人,改为中英合办”。荣宗敬和荣德生号称“面粉大王”。荣家的保兴面粉厂遭到当地保守势力的阻扰,说工厂的兴建破坏了“风水”,将官司打到督抚衙门,反复再三,最后在两江总督刘坤一支持下,官司才告一段落。?
——以上材料摘自岳麓版高中教材必修二
请回答:
(1)材料一中,图一和图二反映的经济活动之间有什么内在联系?(2分)
(2)材料二反映的经济现象是什么?概括其本质特征。(2分)材料三反映的经济现象和材料一相比有何明显进步之处?(2分)
(3)材料三和材料四反映了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状况如何?(3分)
(4)结合所学谈谈中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影响?(4分)
4、判断题 据《东京梦华录》等记载,宋代都城多见“当街列床凳,堆垛冰雪”出售凉食和专向客商出租铺席宅舍等现象。这反映了
[? ]
A、活习俗改变
B、经商方式不受限制
C、官府鼓励经商
D、城市商业功能增强
5、判断题 卖豆腐起家的太原王氏是明清时期著名的晋商,“以商贾兴,以官宦显”,做官发财之后,大兴土木。这一现象产生的消极影响是
A.助长了铺张浪费的不良习俗
B.影响了工商业的扩大再生产
C.使手工业缺乏市场
D.留下了丰富的晋商文化
答案及详细解析请点下一页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