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7-09-25 10:37:17
1、选择题 明清时期以“异端”自居,自责儒家经典并非“万事之至论”的进步思想家是 ( )
A.李贽
B.黄宗羲
C.顾炎武
D.王夫之
2、选择题 以下主张由战国时期儒家思想家提出的是
A.“仁者爱人”
B.“法不阿贵,以法治国”
C.“兼爱非攻,节用尚俭”
D.“制天命而用之”
3、选择题 黄宗羲在《明夷待访录·方镇》中说:“唐之所以亡,由方镇之弱,非由方镇之强也。是故封建之弊,强弱吞并,天乎之政教有所不加;郡县之弊,疆场之害苦无已时。欲去两者之弊,使其并行不悖,则沿边之方镇乎!” 黄宗羲这段话的主要意图是
A.主张推行郡国并行制度
B.扩大地方权力,限制中央集权
C.深刻揭露君主专制的弊端
D.设方镇以克服郡县制度的弊端
4、选择题 王阳明强调“以吾心之是非为是非”,圣人之道不是高深莫测,而是简易直接的,愚夫愚妇只要在日常行为的“事上磨练”,同样可以成为圣人。这说明王阳明
A.主张用良知支配行为实践
B.科学说明了实践与认识的关系
C.对君主专制制度进行抨击
D.认为只需探究万物就可得天理
5、判断题 董仲舒的“天人感应”学说继承了儒家的“仁政”思想,这主要表现在?
[? ]
A.主张“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B.提出“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亦覆舟。”
C.认为天子受命于天,地位不可动摇
D.认为人君要爱护百姓,如果残暴,天将降灾祸乎他
答案及详细解析请点下一页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