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7-09-25 10:29:49
1、选择题 下列与右图思想主张相一致的是
A.师夷长技以制夷
B.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C.科学与人权并重
D.世道必进,后胜于今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观察图可知为赫胥黎的《天演论》,赫胥黎运用达尔文进化论,指出了社会发展演进,后胜于今,故D项符合题意。A、B项为洋务派主张,C项为新文化运动的主张,都与图文不符。
考点:维新运动
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准确把握维新变法的宣传方式,严复是维新变法的重要代表人物,主要是通过翻译西方书籍,宣传进化论,传播维新思想。维新变法主张建立君主立宪制,实行议会政治。维新变法在一定程度上解放了人们的思想。
本题难度:困难
2、判断题 (2008届广东四校联考)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犹若泄泄视之,是使数十年后,中原几无可以御敌之兵,且无可以充饷之银,兴思及此,能无股栗。夫财者亿兆养命之原,自当为亿兆惜之,果皆散在内地,何妨损上益下,藏富于民;无如(如若)漏向外洋,岂宜籍寇资盗,不亟为计!
——林则徐奏稿
材料二?此次本大臣自京面承圣谕,法在必行,日既带此关防,得以便宜行事,非寻常查办他务可比。若鸦片一日未绝,本大臣一日不回,誓与此事相始终,断无中止之理。
——林则徐《谕各国人呈缴烟土稿》
材料三?曾国藩是一个不自愿的开风气之先者。……曾国藩是一个识时务者,但又背负着几千年历史的沉积。……在洋务派中,他是第一个师法西洋新文化的人,又是真诚地留恋中国旧文化的人。
——《曾国藩简论》
材料四?张之洞在中法战争后冷静地总结经验教训时说:“自法人启衅以来,历考多处战事,非将帅之不力,兵勇之不多,亦非中国之力不能制外洋,所以不免受制于敌,实因水师无人,枪弹之不具。……兹虽款局以定,而痛定思痛宜作卧薪尝胆之思,及今不困,更将待何?”
——《张之洞对近代企业的贡献》
回答:
依据上述材料,结合时代特点,以爱国主义为主线,评析林则徐、曾国藩、张之洞的思想,并归纳他们思想的共同点。(限180—200)
参考答案:面对西方列强的侵略,中国封建统治出现了严重危机,地主阶级中的先进分子开始向西方学习,探索救国道路。林则徐主张严禁鸦片,坚决抵抗列强的侵略;曾国藩主张学习西方先进技术,举办洋务运动,维护清朝封建统治;张之洞则进一步要求建立近代海军,抵制外国侵略。他们都是地主阶级的先进分子,都主张学习西方先进技术,抵制列强侵略,这是进步的、爱国的,但是他们都是为了维护封建统治,这必定注定了他们不能摆脱失败的命运。
本题解析:在评析这些人的思想时首先要要结合材料,归纳出这些人的思想主张是什么。这点借助材料结合所学的知识可以获得答案。林则徐是地主阶级的抵抗派,主张严禁鸦片;曾国藩和张之洞是洋务派,主张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从材料中还可看出张之洞还主张学习西方的军事技术。
这三个人的阶级成分是一样的,都是地主阶级,他们主张的根本目的是一样,都是想要抵制外国侵略,最终维护清王朝的封建统治。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1917年6月陈独秀在《新青年》发表《时局杂感》:“吾人理想中之中华民国,乃欲跻诸欧美文明国家,且欲驾而上之,以去其恶点而取其未及施行之新理想。”这主要表明当时先进知识分子
A.对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认知和反思
B.对欧美文明缺陷的批判和否定
C.对中国社会未来的深刻思考和探索
D.对三民主义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题意是陈独秀对未来理想中国的设想,取欧美文明的精华去其糟粕部分。新文化运动中民主科学是核心思想内容,从而否定中国封建专制制度。C正确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真美人不甚争珠翠,真书家不甚争笔墨,然则将士真善战者,岂必力争洋枪洋药乎?”对以上这段摘自《曾国藩全集·奏稿二》的资料,理解正确的是
A.曾国藩思想保守,不愿接受新式武器
B.曾国藩没有近代化的意识
C.曾国藩提出新式武器固然重要,但决定因素是人
D.这一观点和魏源“师夷长技以制夷”的观点相悖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考查对材料的理解能力。曾国藩在这里强调人的重要性。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在百日维新期间,康有为曾上书说:“女子……自童幼加以刖刑,终身痛楚,……试观欧、美之人,体直气壮,为其母不裹足,传种易强也;回观吾国之民,尪弱纤偻,为其母裹足,故传种易弱也。”康有为的上书
①立足于国民的身心健康?②受西方思想文化的影响
③要求男女完全平等?④隐含了女性权利的要求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对康有为思想。材料没有要求男女完全平等的信息,选项中太绝对的选项一般都要特别关注,③是错误的,排除。所以答案选C。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