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7-09-25 10:29:01
1、判断题 “今日者拯斯人于涂炭,为万世开太平,此吾辈之任也。”顾炎武由此成一代大学者,开一代新学风,其思想脉络清晰可见。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教化者,朝廷之先务;廉耻者,士人之关节;……朝廷有教化,则士人有廉耻;士人有廉耻,则天下有风俗。
——顾炎武《日知录·廉耻》
材料二 夫子所以教人者,无非以立天下之人伦。……是故有人伦,然后有风俗;有风俗,然后有政事;有政事,然后有国家。
——顾炎武《亭林文集·华阴王氏宗祠记》
材料三 理学之名,自宋人始有之。……今之所谓理学,……不取之“五经”而但资(宋明)之语录,……又曰:“《论语》,圣人之语录也。”舍圣人之语录,而从事于后儒,此之谓不知本矣。
——顾炎武《亭林文集·与施愚山书》
请回答:
(1)顾炎武以拯救时代为己任。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顾炎武该思想产生的政治背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顾炎武以社会教化作为拯救时代的重要途径。依据材料一、二,指出天下昌明的社会表象,并概括社会教化的功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顾炎武以儒学作为社会教化的资源。依据材料三,指出顾炎武对儒学进行了怎样的取舍?并说明其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中国思想史上,顾炎武以怎样的学风和时代责任感影响着时人及后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政治背景:官僚腐败;政治暴虐(或朝政混乱)。
(2)表象:风俗。功能:提高士人修养;净化社会风气;安定政治秩序;确立伦理道德。
(3)取舍:取孔孟之道,舍宋明理学。理由:孔孟之道为儒学之根本。
(4)学风:经世致用(或崇实致用)。时代责任感: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黄宗羲、顾炎武和王夫之的思想与传统儒家思想的关系是:?
[? ]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思想解放推动人类历史的不断进步。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黄)宗羲以史学为根柢,故言之尤辩。其最有影响于近代思想者,则《明夷待访录》也。其言曰:“后之为君者,以天下之利尽归诸己,天下之害尽归诸人。”……此等论调,由今日观之,固甚普通甚肤浅,然在二百六七十年前,真极大胆之创论也,故顾炎武见之而叹,谓“三代之治可复”。尔后此梁启超谭嗣同辈倡民权共和之说,则将其书节抄,印数万本,秘密散布,于晚清思想之骤变,极有力焉。
──梁启超《清代学术概论》
材料二?法国启蒙运动代表人物及其思想主张
思想家 | 主?要?思?想 |
孟德斯鸠 | 主张把国家权力分为立法、行政、司法三种,分别由议会、君主、法院三家掌握,各自独立,相互牵制,彼此平衡,以维系国家的统一 |
伏尔泰 | 倡导人人平等、信仰自由和民主政治,认为最好的政治形式就是英国式的开明君主政治 |
参考答案:(1)反对君主专制,鼓吹早期民主思想。(2分)明清时期专制皇权的空前强化。(2分)肯定、推崇、借鉴。(2分)
(2)主张:孟德斯鸠:三权分立,权力互相平衡、制约;伏尔泰:君主立宪制(或:开明君主制)(2分)
潮流:民主主义潮流(民主取代专制、法治取代人治);科学与理性主义潮流。(2分,任意答出一点即可)
(3)打破了个人崇拜和教条主义束缚;是一次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功;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奠定了思想基础。(4分)
本题解析:(1)从材料“后之为君者,以天下之利尽归诸己,天下之害尽归诸人。”可以看出黄宗羲的主张。其出现的背景是专制皇权的不断地加强;商品经济的发展。从材料“尔后此梁启超谭嗣同辈倡民权共和之说,则将其书节抄,印数万本,秘密散布,于晚清思想之骤变,极有力焉”可以看出梁启超对此的态度。(2)根据图表可以看出孟德斯鸠主张立法司法和行政权三权分立,伏尔泰主张开明君主制。他们的思想体现了由专制到民主的潮流。(3)《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是一次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解放了人们的思想,冲破了教条主义的错误,为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奠定了思想基础。
点评:近代以来,随着新的生产方式的不断的出现,人们的思想也不断的获得解放。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西方出现了启蒙运动,宣传自由、平等思想,反对君主专制统治,同一时期中国也会出现了早期民主进步思潮,是儒家思想在新的背景下的发展。20世纪70年代后期的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更是使人们冲破了教条主义的束缚。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明清三大思想家是指
①李贽
②顾炎武
③黄宗羲
④王夫之(?)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以下分别是中国古代哪位思想家的思想主张( )
①“仁之事者,必务求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将以为法乎天下。利人乎,即为;不利人乎,即止”
②“夫私者,人之心也。人必有私,而后其心乃见;若无私,则无心矣”
③“万事有不平,尔何空自苦?长将一寸身,衔木到终古。我愿平东海,身沉心不改,大海无平期,我心无绝时。”
A.①孔子 ②李贽 ③顾炎武
B.①墨子 ②王阳明 ③王夫之
C.①墨子 ②李贽 ③顾炎武
D.①孔子 ②王阳明 ③王夫之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①的大意是“仁人做事,必须讲求对天下有利,为天下除害,将以此作为天下的准则。对人有利的,就做;对人无利的,就停止”,即凡事应该利国利民,这是墨子的主张。②是李贽的思想,认为自私心是人类的天性。③是顾炎武的《精卫》诗。顾炎武把自己比喻为精卫鸟,决心以精卫鸟填海的精神,实现自己抗清复明和编写巨著的大业。《精卫》诗表达了他坚持气节,不向清王朝屈服的决心。故选C项。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