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知识点《商业的发展》考点巩固(2017年最新版)(三)

时间:2017-09-24 04:08:41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明清时期山西外出经商者众多,达到“挟轻资牵车四方者,则十室九空”的地步,但是依旧“壮者服贾,老者归田”。这主要说明
A.商品经济占据主导
B.重商主义观念盛行
C.重本抑末观念仍影响深远
D.社会逐利风气不断增长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材料反映了明清时期山西外出经商的人数众多;主要是“壮者服贾,老者归田”;这可以看出在当地商品经济占主导地位,小农经济次之。故选A。B、D两项说法均从材料中无法体现;C项说法与材料内容相反。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better? city,? better? life.”这是规模空前、精彩绝伦的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主题,以下关于我国古代城市说法错误的是 (?)
A.战国时期许多诸侯国的都城成为繁华的商业城市
B.在大兴城基础是扩建的长安城设计合理、规模宏大
C.唐朝前期的长安城已突破了坊与市的界限
D.明朝北京城布局充分体现了皇权的威严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古代城市,其中在唐朝后期才出现城市中突破坊与市的界限,所以描述错误的是C项,BDA正确。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10分)阅读材料:
在商、周时,商业都由官府垄断。春秋后期,开始出现了独立的工商业者。战国时的手工业者已经分工很细,有冶金工、陶工、木工、车工、皮革工等。手工业者要以“械器易粟”、农民要“以粟易械器”,都要通过市场进行交换。大小地主剥削来的农产品,也要通过商人换取奢侈品。同对,全国各个地区的土特产,也要通过交换进行沟通。战国时,南方的土特产是木材、矿产、海产和_兽等。东方的土特产是鱼、盐等海产和丝、麻等织品。西方的土特产是矿物、铁、池盐、鸟兽、皮尊等。北方的土特产是犬、马、驼等家畜和枣、栗、果树。这四个地区的土特产是相互交流的。
?一一《中国古代经济简史》
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春秋战国时期我国工商业发展的主要特点。


参考答案:手工业技术有了较大的进步;打破了官府的垄断,出现了独立的手工业者;
手工业分工比较细;商业得到了发展,各地土特产交流频繁;以中愿为主要市场。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杭城(杭州)大街,买卖昼夜不绝,夜交三、四鼓,游人始稀,五鼓钟鸣,卖早市者又开店矣。”材料记叙的杭州街景开始出现于
A.汉朝
B.唐朝
C.宋朝
D.明朝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阅读材料的能力和对阶段特征的准确把握。通过材料 “杭城大街,买卖昼夜不绝,卖早市者又开店矣”,可知此时市的发展突破了空间限制和时间限制,出现商业街,早市和夜市。根据所学可知是宋代商业发展的表现,因此选择C项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宋朝与隋唐时期相比,城市中的“市”有哪些变化
①开市、闭市的时间限制被彻底打破②出现了定期或不定期、专业性或节令性的各种类型的集市
③商品众多、商贾云集④有许多外国商人,“胡风”、“胡俗” 流行
[? ]
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②③④    
D.①②④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首页 上页 2 3 4 下页 尾页 3/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