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答题技巧《新思想的萌发》考点特训(2017年冲刺版)(四)

时间:2017-09-24 04:00:15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19世纪末康梁维新派救亡图存思想的核心是
A.?以中国伦常名教为原本,辅以诸国富强之术
B. 设议院、兴民权、实行君主立宪
B.?由君主专制变为民主共和是“进化之公理”
D. 今日之民智……待革命以开之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A为洋务派的主张,B为激进主义者的思想,D资产阶级革命派的思想。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下图是关于20世纪中国立宪运动的一幅漫画。漫画的寓意是:

A.清王朝和立宪派在宪政运动中的态度不同
B.清王朝积极支持宪政改革
C.宪政运动不符合中国国情
D.立宪派以立宪破坏革命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从题中漫画可以看出立宪派的代表人物在给温度计加热,而清王朝的代表人物在给温度计的扇风降温,两者的态度截然相反。温度计上方有立宪字样,其寓意自然是清王朝和立宪派在宪政运动中的态度不同。故选A。B项明显不符合史实;CD项材料并未体现。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下图所示为1904年驻日大使杨枢的一则奏折(部分)。该奏折反映的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中国儒家文化传统一向重道轻器,重人伦轻科技
B.19世纪70年代后国人的救国思潮由物质层面逐渐转向制度层面
C.日本近代化起步时间短,科技不如欧美发达
D.甲午战败后,国人救国求速成,学习文科较易入门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这里的所谓学习“文科”是指学习西方政治制度,“学武”是指学习西方科学技术,学习“文科”的学生远远多于“学武”的学生,说明中国救国思潮由物质层面转向制度层面。故选B。A项本身说法正确,但是与材料无关;C项错误,从材料并不能说明日本的科技不如英美,二者材料中并未比较;D项错误,从器物到制度的学习是中国救亡之路探索的结果。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19世纪90年代,维新变法运动的主要代表人物有
①康有为?②王韬?③梁启超?
④严复?⑤郑观应
A.①②③④⑤
B.①③④⑤
C.①②③④
D.①③④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维新变法运动时期是二十世纪的九十年代,所以排除立宪派在六十年代的代表人物,王韬与郑观应是六十年代的维新派的代表人物,不是九十年代的,所以答案选择D项。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2008年11月江苏徐州市高三期中联考8题)达尔文进化论在近代中国社会产生了深远影响,主要是指它
A.促进了民族意识的觉醒
B.促进了中国近代科学的兴起
C.激发中国人民的斗争热情
D.为变法图存了提供理论依据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天演论》与19C末中国人的忧患心态产生共鸣,激起“救亡图存”的强烈意识,对中国近代民族主义的形成起了重要作用。


本题难度:一般




首页 上页 3 4 5 下页 尾页 4/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