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知识点《俄国十月革命与苏联社会主义建设》考点预测(2017年强化版)(三)

时间:2017-09-24 03:53:28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苏联已逝去多看,俄罗斯人民对十月革命的积极评价却越来越多,相当多俄罗斯人怀念十月革命,甚至向往能回复苏联时代。图7反映的是2009年11月7日,在俄罗斯首都莫斯科市中心举行的纪念十月革命92周年的群众游行场面,以历史的眼光看,俄罗斯人怀念十月革命的最大理由是
?
A.它以建立无产阶级政权为政治目的
B.它的成功证明了列宁主义的正确性
C.它为俄国社会发展开辟一条新道路
D.它开创了国际社会主义运动新局面



2、判断题  这是一幅宣传“十月革命”的油画。下列哪种说法不能揭示这场革命的深刻内涵

[? ]
A.是俄国历史上最深刻的社会革命
B.推翻了统治俄国三百多年的罗曼诺夫王朝
C.鼓舞了国际无产阶级革命运动
D.推动了被压迫民族解放运动



3、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赫鲁晓夫在1957年提出三四年内苏联的人均肉类、牛奶、黄油产量赶上美国的目标,为此不顾苏联的气候条件,要求各地都来扩种玉米以增加饲料。结果很多地方因气候条件恶劣造成玉米歉收,其他粮食作物也由于播种面积减少而减产。1963年苏联粮食产量比1962 年减少3?270万吨。1964年苏联被迫增加了粮食的进口。 ?
材料二?勃列日涅夫时期苏联几乎每两位科学家中就有一位在研究坦克、火炮和导弹,军工生产差不多占国民生产的 40%。由于军备竞赛和改革停滞,生产效率和经营水平与西方发达国家的差距越来越大,人民的生活水平长期得不到较大的提高。20世纪80年代上半期,苏联人均生活水平只相当于美国的1/3左右。广大人民群众的不满情绪越来越强烈,渴望改革现状的呼声日益高涨。 ?
材料三?1985年,苏共中央总书记戈尔巴乔夫认为苏联必须进行根本性的变革和改造,提出了“加速国家的社会经济发展的战略方针”,并开始进行经济改革。1986?1988年,苏联经济不但没有加速发展,相反国民收入年均增长率仅为 2.8%,低于1980—1985年的3.2%,戈尔巴乔夫认为,现行政治体制是经济改革没有取得成功的主要原因。 ?
请回答: ?
?(1)从上述三则材料看出,苏联三位领导人当时改革的侧重点各在哪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上述三则材料看出,他们各自的经济改革有哪些缺点?共同的不足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判断题  关注世界,关注未来,关注国家的发展。2011年是苏联解体20周年,以史为鉴,继往开来。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1918—1937年苏联农业集体化运动发展状况表

——齐世荣主编《世界通史资料选辑》现代部分第一分册,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
(1)上述表格反映出苏联农业集体化运动的哪些特征?指出这一运动的主要目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材料二?(赫鲁晓夫提出)在最近十年(1961—1970年)里,苏联在建立共产主义的物质技术基础上,在按人口平均计算的产量方面将超过最强大最富裕的资本主义国家——美国。在第二个十年(1971—1980年)结束时,……苏联将基本上建成共产主义社会。完全建成共产主义社会将在下一个时期完成。?
——齐世荣主编:《当代世界史资料选辑》第一分册,北京师范学院出版社1989年版
(2)根据上述材料指出赫鲁晓夫在重大决策问题上所犯的错误。从其经济改革措施中举一例加以说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材料三?勃列日涅夫改革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20世纪60年代中期至70年代初,苏联工业年均增长率为8.4%。第二阶段为70年代初到70年代末,1971—1975年,工业总产值年增长率为7.1%,比前五年下降1.3%,其后五年又下降2.6%。第三阶段,从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1982年工业总产值仅增长2.8%。?
——《历史2(必修)?历史材料与解析》人教社2007年版
(3)根据上述材料指出勃列日涅夫执政时期苏联经济的发展趋势及其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材料四?1981—1985年,苏联国民生产总值平均增长率为5.1%、3.1%、2.2%、1.8%。因此,戈尔巴乔夫一上任就惊呼,“国内形势已经潜伏着严重的社会经济危机。”?
——《历史2(必修)?历史材料与解析》人教社2007年版
(4)指出戈尔巴乔夫经济改革的首要目的。在经济改革没有取得预期成果的情况下,戈尔巴乔夫提出了“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指出苏联解体过程中在政治体制和意识形态方面的错误做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教训给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了哪些启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判断题  读下表,苏俄(联)粮食作物耕作面积和产量得到发展主要得益于(?)

?
1913年
1921年
1923年
1925年
粮食作物耕种面积(万公顷)
9446
6620
7860
8730
粮食作物产量(亿普特)
39.79
22.13
34.55
44.24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实施? B.农业集体化的推行
C.新经济政策的实施? D.斯大林模式的形成



答案及详细解析请点下一页查看。


首页 上页 2 3 4 下页 尾页 3/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