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知识点复习《宋明理学》高频试题强化练习(2017年最新版)(四)

时间:2017-09-24 03:44:2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王守仁的心学四诀称:“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其中的“格物”是
[? ]
A、本原
B、目的
C、途径
D、本心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名字不仅仅是一个人的符号,有时还是一个时代的符号。在《宋史》中大量出现了如:“焦守节、李克让、陈从信、赵安仁、张忠恕”等名字。这一现象产生的思想根源是
[? ]
A.宗法思想?
B.法家思想?
C.佛家思想?
D.理学思想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古代有一个佛偈故事:庙前佛幡随风而动,方丈以此考问众徒。甲徒曰:“风催幡动!”乙徒曰:“幡何动?分明是你心动!心动才有幡动!”下面的思想与乙徒相近的是
[? ]
A、万物皆只有一个理
B、有理而后有气
C、宇宙便是吾心
D、父子君臣,天下之定理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眼珠子、鼻孔子,朱子高于孔子;眉先生,胡后生,后生长于先生。”这是中国对联艺术中非常典型的双关联,对“朱子高于孔子”喻意的最佳解释是
[? ]
A、朱熹建立系统的心学理论
B、朱熹继承和发展了儒家学说
C、朱熹对儒家学说的贡献比孔子大
D、朱熹的学说对后世影响更大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朱熹说:“宇宙之间一理而已。天得之而为天,地得之而为地,凡生于天地之间者,又各得之以为性;其张之为三纲,其纪之为五常,盖皆此理之流行,无所适而不在。”其说要表达的核心意思是
[? ]
A.“理”是世界的本原
B.“理”在人身上就是人性
C.“理”在社会实践中就是三纲五常
D.三纲五常是先天存在的标准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首页 上页 3 4 5 下页 尾页 4/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