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7-09-24 03:44:20
1、判断题 王守仁的心学四诀称:“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其中的“格物”是
[? ]
A、本原
B、目的
C、途径
D、本心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名字不仅仅是一个人的符号,有时还是一个时代的符号。在《宋史》中大量出现了如:“焦守节、李克让、陈从信、赵安仁、张忠恕”等名字。这一现象产生的思想根源是
[? ]
A.宗法思想?
B.法家思想?
C.佛家思想?
D.理学思想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古代有一个佛偈故事:庙前佛幡随风而动,方丈以此考问众徒。甲徒曰:“风催幡动!”乙徒曰:“幡何动?分明是你心动!心动才有幡动!”下面的思想与乙徒相近的是
[? ]
A、万物皆只有一个理
B、有理而后有气
C、宇宙便是吾心
D、父子君臣,天下之定理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眼珠子、鼻孔子,朱子高于孔子;眉先生,胡后生,后生长于先生。”这是中国对联艺术中非常典型的双关联,对“朱子高于孔子”喻意的最佳解释是
[? ]
A、朱熹建立系统的心学理论
B、朱熹继承和发展了儒家学说
C、朱熹对儒家学说的贡献比孔子大
D、朱熹的学说对后世影响更大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朱熹说:“宇宙之间一理而已。天得之而为天,地得之而为地,凡生于天地之间者,又各得之以为性;其张之为三纲,其纪之为五常,盖皆此理之流行,无所适而不在。”其说要表达的核心意思是
[? ]
A.“理”是世界的本原
B.“理”在人身上就是人性
C.“理”在社会实践中就是三纲五常
D.三纲五常是先天存在的标准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