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高考知识点《俄国十月革命与苏联社会主义建设》考点强化练习(2017年押题版)(七)

时间:2017-09-24 03:43:41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1921年苏俄一个红军战士在信中说:“不是富农的暴动,而是对正义的胜利丧失了任何希望的劳动农民的暴动。”导致农民丧失希望的原因是
A.农民对苏维埃政权不满
B.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严重损害了农民的利益
C.新经济政策损害了农民的利益
D.农业集体化挫伤了农民的积极性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在该政策中实行余粮收集制使农民利益受到伤害,挫伤了农民的积极性导致出现农民暴动,所以B正确,A错误C当时还没有实行新经济政策错误D农业集体化尚未实行。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对“斯大林模式”的准确理解是
A.由斯大林领导建立的制度
B.在资本主义世界包围中的社会主义制度
C.在相对落后的经济文化中建立的制度
D.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对于勃列日涅夫改革前期和后期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新经济体制注意运用价值规律,扩大了企业的经营自主权
B.在前期苏联经济增长加快,取得引人注目的成就
C.在后期改革取得一定成效,虽进展缓慢但仍取得一定突破
D.在后期与美国的军备竞赛日益加剧,苏联经济越来越军事化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勃列日涅夫的改革到后期趋于保守,改革趋于停滞,社会矛盾丛生,国家陷入困境。人民的不满情绪越来越强烈。到80年代初,经济金面滑坡,故C项错误。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1921年苏维埃政权出现了政治危机,革命领导人列宁深有感触地说:“我们计划……用无产阶级国家直接下命令的办法在一个小农国家里按共产主义原则来调整国家的产品生产和分配。现实生活说明我们错了。”为此,列宁
A.宣布俄国退出第一次世界大战
B.发布《四月提纲》,号召推翻临时政府
C.宣布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D.宣布实行新经济政策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阅读材料获取信息以及与教材知识的联系能力。1921年苏维埃政权出现了政治危机,时间1921和政治危机的信息,可判断是由于战事共产主义过头造成的,后来实行了新经济政策,从而找到了向社会主义过度的正确途径。D正确。《布列斯特和约》于1918年3月3日签订,标志着苏维埃俄国正式退出了第一次世界大战。A错误。《四月提纲》1917.4,B错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是1918—1921,C错误。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全球通史》中写道:“列宁几乎是孤身一人号召立即进行第二次革命。然而时间却证明他是正确的,因为战争持续得越久,公众的不满情绪就越大,他的要求也越得人心。那些在4月份似乎是稀奇古怪的口号,半年后听起来就完全合理了。”这里所说的“第二次革命”和“战争”是分别是指
A.二月革命、第一次世界大战
B.十月革命、第一次世界大战
C.十月革命、第二次世界大战
D.二月革命、第二次世界大战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联系十月革命的背景和十月革命的进程可知,二月革命后资产阶级临时政府继续参加一战引起了民众的不满,在这种背景之下,列宁领导俄国的十月革命推翻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的统治,故此题应选B项
点评:十月革命的革命过程:
(1)二月革命胜利:1917年3月爆发的二月革命推翻了罗曼诺夫王朝。二月革命后,俄国出现了工兵代表苏维埃和资产阶级临时政府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
(2)“四月提纲”提出:1917年4月,列宁提出了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转变为社会主义革命的任务,提出“全部政权归苏维埃”的口号,争取以和平方式取得政权,为革命指明了方向。
(3)七月流血事件:1917年7月,临时政府镇压示威的工人和士兵,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结束,革命和平发展的可能性破灭。
(4)武装起义爆发:1917年11月7日,起义工人和士兵占领彼得格勒,推翻资产阶级临时政府;接着,莫斯科等城市的武装起义也相继取得成功


本题难度:一般




首页 上页 6 7 8 下页 尾页 7/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