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高考知识点《俄国十月革命与苏联社会主义建设》考点强化练习(2017年押题版)(十)

时间:2017-09-24 03:43:41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1920年,苏俄农民中流传这样的说法:“土地属于我们,面包却属于你们;水属于我们,鱼却属于你们;森林属于我们,木材却属于你们。”它反映的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 ]
A.损害了农民的利益,引起了农民的不满?
B.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C.实行了军事化的措施?
D.取消了自由贸易制度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列宁指出:“俄国当前形势的特点是从革命的第一阶段向革命的第二阶段过渡……而要从下到上由全国的工人、雇农和农民代表苏维埃组成的共和国……”此段材料选自
[? ]
A.《告工人、士兵和农民书》
B.《四月提纲》
C.《告俄国公民书》
D.《和平法令》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下列措施或目标体现了赫鲁晓夫执政时期严重脱离苏联实际的是
A.用固定粮食税代替余粮征集制
B.“20年建成共产主义”
C.允许外国资本家经营部分企业
D.扩大集体农庄的自主权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分析各个选项,A项是苏联实施的新经济政策,执政者是列宁,排除A。C项所述也是新经济政策的主要内容,排除C。D项所述是赫鲁晓夫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此项措施是针对斯大林时期农业管理过分集中,导致农业发展迟缓等弊端进行的改革,符合当时实际情况,排除D。B项所提目标严重脱离了实际,共产主义只能是一个长远发展目标,答案为B。
点评:此题难度中等,考查了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要求学生熟练掌握相关基础知识,具备一定的知识迁移能力。


本题难度:简单



4、选择题  1992年底,全国城乡共有个体工商户1533.9万家,从业人员2 467.7万人,其中登记注册的私营企业13.9万家,从业人员达到231.9万人。1997年,全国个体工商户高达2 850万户,从业人员5 441万人,私营企业达96万家,从业人员1 349万人。这些变化所反映的本质问题是?(  )
A.我国社会就业结构发生了变化
B.个体经营成为我国经济结构的主体
C.我国的经济体制由计划体制向市场体制转变
D.我国非公有制经济飞速发展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题干反映的是中国90年代全国城乡个体工商户大幅增长的现象,题干中涉及社会就业结构的变化、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但AD项不符“本质问题”的要求,个体工商户和私营企业的飞速增长和发展的现象,说明的是公有制经济比例下降,其根本原因是经济体制的改革: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C项正确;B项“主体”说法错误,公有制经济依然占据主导地位。故选C。
考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点评:解答本题须注意题干中的限制词:本质问题,要求考生由现象入本质。此题易因疏忽而误选AD项。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10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虽然国际因素和总的意识形态倾向无疑地使中共领导人接受苏联模式,但是最重要的因素却是他们对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深切的使命感,……以及苏联是在落后的经济基础上迅速发展的社会主义国家的现有的唯一榜样,决定走苏联的道路几乎是势在必行的。
——[美]费正清《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
材料二?提出这十个问题,都是围绕着一个基本方针,就是要把国内外一切积极因素调动起来,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过去为了结束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为了人民民主革命的胜利,我们就实行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的方针。现在为了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建设社会主义国家,同样也实行这个方针。但是,我们工作中间还有些问题需要谈一谈,特别值得注意的是,最近苏联方面暴露了他们在建设社会主义过程中的一些缺点和错误,他们走过的弯路,你还想走?过去我们就是鉴于他们的经验教训,少走了一些弯路,现在当然更要引以为戒。
——毛泽东《论十大关系》
材料三?当中华人民共和国于1949年10月1日正式建立时,国家的新领导面临一些棘手的问题。……可是到1957年,中共的领导人可以以相当满意的心情回顾1949年以来的一段时期。这个国家在工业化的道路上已经走了几大步并且取得了引人注目的经济增长速度;人民的生活水平已经有了即使是适度的、但也是显著的提高;国家的社会制度已经比较顺利地按照马克思主义的教导得到改造。
——[美]费正清《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
请回答:
(1)分析材料一中决定中国走苏联模式的“国际因素”是什么?概要回答斯大林模式在经济方面的主要特征。(4分)
(2)据材料二,指出毛泽东思想有何新的发展?(2分)
(3)据材料三,说明我国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方面取得了哪些重大成就?(3分)
(4)综合上述材料,谈谈这一时期的社会主义建设给我们的重要启示。(1分)


参考答案:(1)国际因素:二战后形成以美苏为首的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两大阵营,美国对新中国实行封锁和遏制政策。(2分)
斯大林模式的经济特征主要是否定市场和价值规律,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2分)
(2)探索符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如回答“调动一切因素建没社会主义、吸取苏联教训”也可,2分)
(3)成就:①工业化建设取得重大突破;②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③社会主义制度初步建立。(3分)
(4)①要善于借鉴外国经验;②社会主义建设必须从国情出发。(1分,任意一点即可)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 :简单




首页 上页 9 10 下页 尾页 10/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