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知识大全《启蒙运动》高频考点强化练习(2017年最新版)(十)

时间:2017-09-24 03:22:45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选择题  下图反映了16世纪以来欧美各国对古希腊民主制度研究的人数变化曲线。你认为第二至第五个高峰出现的相同因素是

A.专制与民主思想的蜕变
B.世界市场的不断扩大
C.思想领域的剧烈变化
D.不同文艺流派的产生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社会的剧烈变化,必然引起思想领域的解放运动.当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遇到问题的时候,必然有更多的人去研究历史。


本题难度:困难



2、判断题  (12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人文主义者歌颂世俗,蔑视天堂,攻击禁欲主义,背弃来世观念,放眼现实世界。
------刘明翰《世界通史。中世纪卷》
材料二 18世纪,牛顿的学说通过伏尔泰传播到了法国,从而使法国人首次感受到牛顿思维的优势。牛顿的学说证实了在客观真理的探索中,最可靠的是人的理性,而非信仰。牛顿的理性精神对法国的人文及其他众多学科产生了巨大冲击。
------《牛顿引力理论给法国带来的冲击》
材料三?西方从中世纪遗留下来的教会神学,其内容不是关于这个世界的问题,而是关于另一个世界的问题,身后世界的问题。任何神学的东西,只要人的思维世俗化了,理性觉醒了,那么神学的东西不管多么貌似强大,都是不堪一击的,非常脆弱的。在中世纪的西方封建国家中,与君权平列的有教权。君权是世俗权力,管辖世俗界,教权是精神权力。一个封建君主如果侵犯了封臣的权利,封臣就可以不对封主尽义务。西方封建时代并无近代意义的立法概念,法律是古老的习惯法。所谓习惯法,就理论上讲,就是法律来自社会,而非出自君权。
材料四?儒家的圣贤主张经世致用,相信可以把现实世界治理成为一个具有良好秩序的,合理的世界。正因这样,儒家经学对我们的社会影响之深,力量之韧是罕见的。封建时代中国的皇帝,既是君,又是圣,君神合一。切权力都掌握在手里。除此,中国还有一个关于君权的理论,叫做“君者,法之原也”。中国启蒙运动遇到的困难要比西方启蒙运动遇到的困难大的多。
-------材料三,四摘自《中西启蒙运动的比较》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二指出法国启蒙运动兴起的条件。(4分)
(2)比较材料三,四,论证“中国启蒙运动遇到的困难要比西方启蒙运动遇到的困难大得多”这一观点。
(8分)


参考答案:
(1)条件:人文主义者批判封建神学(或强调人性);牛顿的物理学证实理性的重要性。
(2)论证:神学关注来世;儒学关注现实。西方有与君权平列的教权;中国是君神合一。
西方君主对封臣没有绝对的权力;中国君主具有一切权力。西方法律来自社会;中国法律出于君权。


本题解析:
(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启蒙运动兴起的原因:“人文主义者歌颂世俗,蔑视天堂,攻击禁欲主义,背弃来世观念,放眼现实世界。”人文主义者批判封建神学,追求自由、幸福和物质享受;“18世纪,牛顿的学说通过伏尔泰传播到了法国……牛顿的理性精神对法国的人文及其他众多学科产生了巨大冲击。”证实了理性的重要性。
(2)该问属于论述型的问题,论点“中国启蒙运动遇到的困难要比西方启蒙运动遇到的困难大得多”题干已经给出,要求考生从材料三、四中找到论据加以论证,要求史论结合,论证充分。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历史上的思想家为丰富西方人文精神的宝库,作出了各自不同的贡献。以下观点哪一项是卢梭提出的?

[? ]


A.如果知识包括了一切的善,那么我们认为美德即知识就将是对的
B.每一个真诚悔改的基督徒,即令没有赎罪卷,也同样可以得到赦罪或免罪
C.社会秩序是为其他一切权利提供了基础的神圣权利,这项权利是建立在约定之上的
D.当立法权和行政权集中于同一人或同一机关之手,自由便不复存在了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要从源头上了解“天赋人权”、“人民主权”思想,我们最应该看:
[? ]
A、《论法的精神》
B、《哲学通讯》
C、《社会契约论》
D、《纯粹理性批判》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8分)
材料一:人类天生都是自由、平等和独立的,……他们在自然法的范围内,按照他们认为合适的办法,决定他们的行动和处理他们的财产和人身,而毋需得到任何人的许可或听命于任何人的意志。……虽然人具有处理他的人身或财产的无限自由,但是他并没有毁灭自身或他所占有的任何生物的自由……
——洛克《政府论》(下)1689年
材料二:在权利方面,人们生而是而且始终是自由平等的……整个主权的本原主要是寄托于国民……在法律面前,所有的公民都是平等的,故他仍都能平等地按其能力担任一切官职、公共职位和职务……自由传达思想和意见是人类最宝贵的权利之一;因此,各个公民都有言论、著述和出版的自由,但在法律所规定的情况下,应对滥用此项自由负担责任。……财产(权)是神圣不可侵犯的权利,除非当合法认定的公共需要所显然必需时,且在公平而预先赔偿的条件下,任何人的财产不得受到剥夺。
——摘自《人权宣言》1789年
材料三:“人人生而自由,在尊严和权利上一律平等”;“人人有权工作、自由选择职业、享受公正和合适的工作条件并享受失业的保障”,“人人有同工同酬的权利,不受任何歧视”,“人人有为维护其利益而组织和参加工会的权利”;“人人有享受休息和闲暇的权利”,“人人都有受教育的权利”,“人人有权自由参加社会的文化生活,享受艺术,并分享科学进步及其产生的福利”;“人人有权要求一种社会的和国际的秩序,在这个秩序中,本宣言所载的权利和自由能获得充分实现。
──摘自1948年联合国大会通过的《世界人权宣言》
回答:
(1)概括材料一的基本主张。(6分)与材料一的思想主张相比较,材料二有哪些新的发展? (4分)
(2)根据材料二、三,分析《人权宣言》与《世界人权宣言》的异同,并阐述原因。(8分)?


参考答案:答案:(1)基本主张:天赋人权,自由、平等;保护私有制;个人的自由要受到一定制约。发展:进一步阐述自由与法律(责任)、个人利益与公共需要的关系。? (从这两方面阐述,符合题意要求即可)(2)答案:相同:二者都肯定人的平等自由的基本权利。(2分)
不同:二者应用范围不同。《人权宣言》是法国大革命反封建的纲领性文件,《世界人权宣言》是世界人民和各国努力实现的目标;
二者内容不同,《人权宣言》主要局限在政治权利,《世界人权宣言》把人权扩大到经济、杜会、文化、教育等各领域。(4分)?
主要原因:实现人权是人类的普遍理想和追求,随着社会不断发展,人权进—步得到重视,人们对人权的认识也不断深入。(2分)


本题解析:(1)第1问回答材料一中的基本主张,分析材料一,英国启蒙思想家洛克主张“人类天生都是自由、平等和独立的”“照他们认为合适的办法,决定他们的行动和处理他们的财产和人身”“但是他并没有毁灭自身或他所占有的任何生物的自由”,概括可知主张:天赋人权;自由平等;保护私有制;个人自由受到一定限制。这些思想的历史作用根据相关所学回答。第2问分析材料二的新发展,分析材料二,更加加强自由与责任的关系、个人利益与公共需求的关系。(2)在解答时要首先找出其比较项,一般从内容、范围、影响等角度去找,然后再去分析原因。
点评:启蒙运动是人文主义发展到成熟阶段的标志。以卢梭、孟德斯鸠、伏尔泰为代表的思想家们,宣传理性,强调天赋人权、自由平等、博爱等思想主张,反对等级秩序、贵族特权,为以后的资产阶级革命做了舆论准备。


本题难度:一般




首页 上页 9 10 下页 尾页 10/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