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高考知识点《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高频试题巩固(2017年最新版)(五)

时间:2017-09-24 03:05:3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十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作《政府工作报告》时强调,要着力解决与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相关的突出问题,维护社会稳定,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请回答下列有关构建和谐社会的问题:
(1)举出春秋战国时期儒家、道家、墨家在缓和阶级矛盾方面的思想主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宋代理学对儒家思想有什么新发展?朱熹如何完善和发展了理学体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作者认为社会相对安定、政治比较清明的治世,就是中国古代“和谐社会”。中国古代统治者追求的“治世”局面和我们今天建设的“和谐社会”有何本质区别?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孔子主张“仁者,爱人”、“来源:91考试网 91EXAm.org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孟子主张“仁政”、“民贵君轻”、“政在得民”;老子主张“无为”;墨子主张“兼爱”、“非攻”。
(2)宋代理学以儒家思想为基础,吸收佛 、道思想而形成的新儒学。朱熹是理学的集大成者,发展了客观唯心主义的理学体系;还提出“存天理,灭人欲”,实际上是为封建等级制度辩护。
(3)古代的“治世”主要靠人治来维持,今天和谐社会强调社会主义法治;古代“治世”局面主要是为维护封建统治,今天“和谐社会”主要是维护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周润发主演的电影《孔子》首映式定在孔子故乡举行,假设主办方邀请你参加,你应该去
[? ]
A、北京
B、陕西
C、河南
D、山东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启蒙时代,中国形象变为了启蒙思想家手中的一件武器。启蒙思想家普遍认为,用道德治理国家是中国的一大特征。道德与宗教、法律、礼仪、风俗融为一体,成为上至皇帝,下至小民自觉遵守的行为准则,国家因而长治久安。
——据韦克吕耶斯《论十七十八世纪法国文学中对中国现实的取舍》和许明龙《18世纪法国思想家论中国的德治》。
材料二 几乎每一位西方作者写到中国社会状况时,毫无例外地要描述一番中国人吸食鸦片的方式及其对道德和身体的危害。于是,在一般印象中,中国就是抽鸦片的国家。
——western concepts of china and the chinese,1840——1876,转引自周宁《鸦片帝国》。
材料三 1958你美国人伊罗生出版的《浮光掠影——美国关于中国与印度的形象》一书,将美国对中国的总体看法分为下列六个阶段:①尊敬阶段(18世纪)②轻视阶段(1840——1905你年)③乐善好施阶段(1905——1937年)④赞赏阶段(1937——1944)⑤清醒阶段(1944——1949)⑥敌对时期(1949——)
问题:
(1)材料一中的“中国形象”是什么?结合法国当时的情况,说明启蒙思想家将“中国形象”作为武器的目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材料二中的“中国形象”是什么?形成这种形象的原因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简要分析材料三中的第④和第⑥两个阶段形成的政治背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从“中国形象”的变化中,你获得了哪些启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以德治国”。以此抨击法国的君主专制、宗教愚昧,倡导理性。
(2)抽鸦片的国家。
希望扩大对中国鸦片贸易;西方人对中国的认识;西方的舆论宣传;大量鸦片输入中国;很多中国人吸食鸦片;中西力量对比发生变化。
(3)第④阶段:中美同属世界反法西斯阵营。
第⑥阶段: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中国奉行“一边倒”外交方针;美国实行冷战政策;朝鲜战争。
(4)增强国力;加强交流;理性对待。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



4、判断题  春秋时期,孔子提出“仁”的学说,其在当时主要的积极意义是
[? ]
A、有利于缓和阶级矛盾     
B、有利于封建制度建立  
C、建立和谐的社会人际关系   
D、加速了奴隶社会瓦解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分手的时候到了,我去死,你们去活,谁的去路好,唯有神知道。”这是苏格拉底临终前说的话,一代思想家为真理和自由而殉道。与此相对应,中国思想界当时的状况是?
[? ]
A.孔子为宣传“仁”和“礼”带着弟子周游列国
B.儒道法等各流派正为自已的主张而争鸣
C.董仲舒天人感应的“大一统”思想得到尊崇
D.明清统治者大兴文字狱,实行思想专制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首页 上页 4 5 6 下页 尾页 5/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