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高考知识点《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高频试题巩固(2017年最新版)(三)

时间:2017-09-24 03:05:3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如果不是在西周转入东周的时期出现了文化上的重大变异,也许封建的体制还会周而复始地循环一段时间……一种不同于以往的,非宗法、非宗教、绝对实利主义的文化成长起来,谁对传统抛弃得越彻底,对实利主义奉行得越透彻,谁就能在竞争中占得先机。春秋战国时期的政治改革,实际上就是实利主义的角逐。”最能反映这种“文化上的重大变异”的是
[? ]
A.儒家思想?
B.墨家思想?
C.法家思想?
D.道家思想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孔子周游列国,宣扬自己的主张,结果不断碰壁,主要原因是
[? ]
A.“仁”和“礼”的思想自相矛盾,不利于稳定社会秩序?
B.维护周礼的政治理想不符合新兴阶级的需要
C.孔子的思想脱离社会现实,无法替君主解决实际问题?
D.兴办私学触犯了奴隶主贵族的利益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有一次子贡问孔子:“子张和子夏,哪一个更好些?”孔子说:“子张有些过头,而子夏显得不及。”子贡说:“那么,子张好一些吗?”孔子说:“过犹不及。”这表明孔子主张
[? ]
A.无为而治?
B.中庸?
C.轻徭薄赋?
D.有教无类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国家图书馆馆长周和平说:“在历史的长河中,儒学既保持着其仁爱、和谐的精神特质,又带有不同时代的文化烙印。”以下有关儒学的表述符合上述论断的是
①孔子是儒学的创始人,其思想的核心有“仁”“礼”“中庸”
②董仲舒提出“君权神授”“天人感应”的思想,适应了汉代统治者的需要
③王守仁是儒学发展到明代的代表人物,提出“天地万物之心”是人的“良知”
④明清之际顾炎武猛烈批判君主专制,提出“天下为主,君为客”的思想
[? ]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儒道思想犹如中国古代思想的双璧。下列言论中,最能体现道家因循自然、崇尚无为思想的是

[? ]


A.不以人助天
B.制天命而用之
C.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
D.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首页 上页 2 3 4 下页 尾页 3/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