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7-09-24 02:59:06
1、判断题 一同学在学习苏联经济、政治建设后,绘出了他对此问题的理解。对此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压抑了地方和企业的积极性,使经济发展失去活力
B.政治上高度集权,只是单纯地服从命令,破坏了社会主义民主
C.这对苏联的建设产生了消极的影响
D.这实际上体现了社会主义的本质和优越性
2、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市场关系的存在是新经济政策的决定因素。……我们过去认为,可以一举消灭市场关系,而实际情况表明,我们恰恰要通过市场关系走向社会主义。
——苏联早期领导人布哈林
材料二 (新政)所谓“新”,指的是抛弃了自1776年以来所确定的自由放任、自由竟争和通过资本主义经济本身自我调节的基本原则,实现国家对经济生活的干预和调节。
——引自《自分散到整体的世界史》
材料三?中国的主体坚定不移地实行社会主义,……在这个前提下,可以容许在自己身边,在小地区和小范围内实行资本主义。?
——邓小平
根据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你是否赞同材料一中布哈林的观点?结合苏联(俄)早期历史实践说明之。(3分)
(2)材料二指什么史实?其实质和特点是什么?对资本主义发展有何深远影响?(4分)
(3)请结合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简要说明材料三中邓小平的思想。(4分)
(4)综合上述材料,你有何认识?(4分)
3、判断题 英国著名历史学家霍布斯鲍姆在《极端的年代》中写道:“这一事件产生的实际后果,远比1789年更为深远……(它们)都建立于众人共享的价值观念及希望,也就是启蒙时代和革命时代的意义。”“这一事件”是指
[? ]
A.俄国十月革命
B.美国罗斯福新政
C.联合国的成立
D.中国的文化大革命
4、判断题 对勃列日涅夫改革的表述,正确的是
[? ]
5、判断题 孙中山曾称赞某国“今竟一旦将牢不可破之专制国,一举而倾覆之,成立一新共和国,与中国作佳邻焉。”孙中山称赞的某国是(? )
A.德国
B.美国
C.日本
D.俄国
答案及详细解析请点下一页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