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知识点复习《俄国十月革命与苏联社会主义建设》高频试题预测(2017年最新版)(二)

时间:2017-09-24 02:59:06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一同学在学习苏联经济、政治建设后,绘出了他对此问题的理解。对此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压抑了地方和企业的积极性,使经济发展失去活力
B.政治上高度集权,只是单纯地服从命令,破坏了社会主义民主
C.这对苏联的建设产生了消极的影响
D.这实际上体现了社会主义的本质和优越性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市场关系的存在是新经济政策的决定因素。……我们过去认为,可以一举消灭市场关系,而实际情况表明,我们恰恰要通过市场关系走向社会主义。
——苏联早期领导人布哈林
材料二 (新政)所谓“新”,指的是抛弃了自1776年以来所确定的自由放任、自由竟争和通过资本主义经济本身自我调节的基本原则,实现国家对经济生活的干预和调节。
——引自《自分散到整体的世界史》
材料三?中国的主体坚定不移地实行社会主义,……在这个前提下,可以容许在自己身边,在小地区和小范围内实行资本主义。?
——邓小平
根据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你是否赞同材料一中布哈林的观点?结合苏联(俄)早期历史实践说明之。(3分)
(2)材料二指什么史实?其实质和特点是什么?对资本主义发展有何深远影响?(4分)
(3)请结合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简要说明材料三中邓小平的思想。(4分)
(4)综合上述材料,你有何认识?(4分)


参考答案:(1)赞同。(1分)十月革命后,苏俄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取消一切商品贸易,导致经济困难和政治危机;(1分)1921年,实行新经济政策,采用市场和货币关系来扩大再生产,取得了成功。(1分)
(2)史实:罗斯福新政;(1分)
实质:在维护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作出的政策性调整;(1分)
特点:采取国家对经济全面干预的办法;(1分)
影响: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新模式,促进了战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大发展的世界趋势。(1分)
(3)思想的实践体现:
①进行经济体制改革,但以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和社义制度为前提;(2分)
②“一国两制”:大陆主体实行社会主义制度,港澳台实行资本主义制度;(2分)
(4)认识:
①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不是区分社会制度的根本标志,不同国家的经济政策可以相互借鉴;(2分)
②社会主义没有固定不变的模式,要根据国情和形势变化,制定经济政策,调整生产关系。(2分)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英国著名历史学家霍布斯鲍姆在《极端的年代》中写道:“这一事件产生的实际后果,远比1789年更为深远……(它们)都建立于众人共享的价值观念及希望,也就是启蒙时代和革命时代的意义。”“这一事件”是指
[? ]
A.俄国十月革命
B.美国罗斯福新政
C.联合国的成立
D.中国的文化大革命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对勃列日涅夫改革的表述,正确的是

[? ]


A、重点放在工业上,改变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方针
B、对高度集中的经济管理体制产生一定的冲击作用
C、在他执政时期,苏联的经济一直迅速发展
D、使苏联成为与美国政治、军事、经济实力相匹敌的超级大国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孙中山曾称赞某国“今竟一旦将牢不可破之专制国,一举而倾覆之,成立一新共和国,与中国作佳邻焉。”孙中山称赞的某国是(? )
A.德国
B.美国
C.日本
D.俄国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从"与中国作佳邻"一句排除美国和德国.日本建立的政治体制属于资本主义制度,是一种旧的制度,不符合"新共和国"一句.孙中山生活的时期俄国爆发了十月革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这是一中新共和国,并且与中国相邻。


本题难度:简单




首页 上页 1 2 3 下页 尾页 2/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