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高考知识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高频考点特训(2017年练习版)(二)

时间:2017-09-24 02:36:51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恩格斯说:“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下列各项能佐证这一观点的是(?)
①蒸汽机广泛应用?②化工业兴起和发展?③太阳能开发利用?④电子产品普遍使用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2、判断题  近年来,索马里海盗在印度洋亚丁湾一带活动猖獗。历史上,最早从欧洲经印度洋到达亚洲新航路的是
A.迪亚士
B.哥伦布
C.麦哲伦
D.达·伽马



3、判断题  对于同一个历史事实,往往由于视角、史料的差异而产生不一样的解释。下列选项中, 由于新史料的发现而导致不同解释的是
A.哥伦布到达美洲被称为“发现新大陆”,也被称为“文明的相遇”
B.魏晋南北朝被称为“分裂的时代”,也被视为“思想的自由时代”
C.欧洲中世纪被称为“黑暗的时代”,也被目为“田园牧歌的时代”
D.商朝一度被认为是“传说中的时代”,也被认为是“信史时代”



4、判断题  (24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西方史学界在20世纪70—80年代掀起了打破“西欧中心论”的世界历史编纂潮流,使世界历史的编纂学在总体上进入了全球文明史。“全球史观”的基本特征是:将人类社会的历史作为一个整体来看待……“各个相互影响的活动范围在这个发展进程中愈来愈扩大,各民族的原始闭关自守状态则由于日益完善的生产方式、交往以及因此自发地发展起来的各民族之间的分工而消灭得愈来愈彻底,历史也就在愈来愈大的程度上成为全世界的历史。”
材料二? 20世纪80年以来,我国有些学者提出“现代化史观”。主张“从宏观历史学的角度,现代化作为一个全球性大转变的过程,从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化工业社会转变的大过程,进行整体性研究,涉及到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方面。”
材料三?现代化主要有两种途径:一种是原发型,指的是西欧和北美(德国例外),主要是内部因素,积累,自发转变;一种是传导型,大多数国家都是,主要不是内部因素,是外部刺激,是回应和学习。
——杨宁一《现代化理论》
材料四 ?在最近两个世纪,随着更多的国家进行工业化,工业生产的规模加大,污染量已急剧增加,而越来越多地使用复杂的人工化学品,污染也变得更加危险。污染的后果已从工厂的邻近地区,通过跨国污染如酸雨,使有毒物质扩展到世界上最遥远的地区。
——克莱夫·庞廷《绿色世界史—— 环境与伟大文明的衰落》
(1)按照材料一的研究角度来看世界近代史,可能会对l8世纪——l9世纪末20世纪初的哪些重大事件评价较高?(4分
(2)分别按照材料一与材料二的研究角度,评价新航路开辟。(8分)
(3)分别以近现代英国、为例苏联,指出材料三“原发型” 与“传导型”国家开展工业化的主导力量,(4分)20世纪末,中国开展工业化有何特点?(4分)
(4)根据材料四的作者是否赞同现代化?请结合材料与所学知识说明理由。(4分)



5、判断题  下列各项史实与结论之间逻辑关系正确的是

?
史实
结论
A
罗马十二铜表法规定:“若(债务人)仍未(自动)执行法庭判决,且在受训时无人带他解脱责任,则(原告人)得把他带到私宅,给他们带上足枷或手铐,其重量不轻于15磅,而且假如愿意,还可以加重”
该条款保护了平民的利益
B
1931年,苏联接受外国技术援助的项目达124项,大部分是美德两国提供的,同年,苏联向外国购买的机器设备约占世界设备总出口量的13%
表明苏联实行利用资本主义作为小生产和社会主义的中间环节的政策
C
阿里创办近代工厂、学校,仿效欧洲国家,改革了行政制度,加强中央集权
改革使埃及逐渐摆脱殖民统治,成为现代资本主义国家
D
1914年,美国年产值在百万美元以上的企业,占全国企业总数的1.4%,其产值占全国总产值的48.6%?
美国工业生产高度集中



答案及详细解析请点下一页查看。


首页 上页 1 2 3 下页 尾页 2/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