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知识大全《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考点预测(2017年强化版)(七)

时间:2017-09-24 02:25:0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选择题  中国古代君主有颁布《罪己诏》的传统。其内容一般是君主反省自己的德行和政策。唐德宗曾颁《罪己大赦诏》曰:“天谴于上而朕不悟, 人怨于下而朕不知”。与上述思想有关的派别是
A.儒家
B.道家
C.法家
D.墨家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结合材料当中的“天谴于上而朕不悟, 人怨于下而朕不知”,可见,这种思想把天人格化,认为天有喜怒哀乐,而且还会反映出来,由此可以判断这是天人感应的思想,这是汉代大儒董仲舒的思想。故此题应选A项
考点:董仲舒的思想
点评:董仲舒的新儒学主张:(1)针对中央集权需要,提出“春秋大一统”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主张;(2)针对加强君权需要,宣扬“君权神授”的政治思想,提出“天人合一”和“天人感应”学说;(3)针对为人处世标准,提出“三纲五常”,提倡孝道,以巩固君权,维护统治秩序。


本题难度:困难



2、选择题  西汉时,一大夫随汉武帝外出打猎,汉武帝得到一头小鹿,交给大夫带回,路遇母鹿,两鹿互相哀鸣,大夫便放了小鹿。董仲舒断曰:“中感母恩,虽废君命,徙之可也”,对大夫减轻了处罚。董仲舒断案体现的思想是(   )
A.德主刑辅
B.君权神授
C.天人感应
D.三纲五常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解读题干材料,获取有效信息,比较、分析,并作出准确判断的能力。根据题干材料关键信息“两鹿互相哀鸣”、“中感母恩”等,结合所学知识,解读题干材料,得出的核心信息是,董仲舒认为,大夫私自放走小鹿是受母恩的感化的结果,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判断出,这体现儒家的仁爱思想,“德主刑辅”,A项符合题意。其余BCD三项均不正确。综上,故,本题正确答案选A。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董仲舒的儒学思想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董仲舒融合先秦以来各家思想形成新儒学,其思想基础源于对一部儒家经典的新阐释,该经典是
[? ]
A.《春秋》 
B.《论语》 
C.《孟子》 
D.《易经》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4、选择题  战国末年,吕不韦认为:“老聃贵柔,孔子贵仁,墨翟贵廉,关尹贵清……”又说:“一则治,异则乱。”乃“使其客人人著所闻,集论以为八览、六论、十二纪”,撰成《吕氏春秋》。材料表明吕不韦是想
A.礼乐与法治并举
B.建立大一统专制国家
C.融合诸子百家思想
D.“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阅读信息和根据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老聃贵柔,孔子贵仁,墨翟贵廉,关尹贵清”可知吕不韦认识到诸子思想各有其合理性;“一则治,异则乱”说明他又看到诸子思想的不同之处,认为应该将这些思想“统一”即融合诸子百家思想。因此C符合题意;A项是荀子的观点;B是法家思想;D是汉代董仲舒的思想。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百家争鸣·先秦诸子思想


本题难度:简单



5、选择题  下图是一副“光盘”行动的宣传画,下列人物会对该画大力宣传的是

A.老子
B.墨子
C.荀子
D.孔子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画中的“光盘”行动寓意为勤俭节约,结合所学知识战国时期墨家学派主张兼爱非攻,节用节葬,所以漫画体现了墨子的观点,所以选B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百家争鸣·墨子


本题难度:一般




首页 上页 6 7 8 下页 尾页 7/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