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试卷《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考点预测(2017年强化版)(二)

时间:2017-09-24 02:12:14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我不想变成上帝,或者居住在永恒中,或者把天地抱在怀里,属于人的那种光荣对我就够了。我自己是凡人,我只要求凡人的幸福。”这句话体现的思想是?
A.反对人们的私欲膨胀泛滥
B.反对人们对现实生活的追求
C.重视人的价值,崇尚人性
D.维护教会的神学和世俗权威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热爱生命是幸福之本,同情生命是道德之本,敬畏生命是信仰之本。”下列观点与此精神相符的是(?)
A.“一个国王、一种法律、一个信仰”
B.“教皇是太阳,国王是月亮,国王的权力借自教皇”
C.“任何人都不愿成为一个不幸者,这是违背人的本性的”
D.“万物都由水生成,又复归于水”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人文主义的含义。题干强调对生命热爱、同情和敬畏,属于人文主义思想。人文主义以人,尤其是个人的兴趣、价值观和尊严作为出发点。A项是一种独裁思想;B项宣扬教皇权力,与人文主义背道而驰;D项是唯物主义思想,与人文主义无关。故A、B、D三项均应排除,答案选C项。
点评:人文主义是古希腊时期起源的一种以人为核心、强调人的价值、人的尊严的思潮。在文艺复兴时期得到复兴。主要内容是肯定人、主张人性,反对神性,要求人、人性从神的束缚中解放出来。人文主义在宗教改革时期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启蒙运动时期发展到成熟阶段。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一个人所以发家致富,不在于他的品德、智慧或勤劳,而完全靠上帝恩赐。……财富本身决不像某些蠢人所想的应予以谴责。这样做就是亵读神明。”材料所体现的是
A.符合教俗封建主的利益
B.加尔文教对许多国家产生了重大影响
C.加尔文的先定论思想
D.彻底否定了天主教的作用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宗教改革的理解。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即可得知材料体现了加尔文的先定论思想。所以选C。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恩格斯指出,任何新的学说“必须首先从已有的思想材料出发,虽然它的根源深藏在经济的事实中”。最能印证其观点的是
A.商品经济催生了欧洲近代启蒙思想
B.人文主义保留了天主教的神学色彩
C.古典文化孕育了意大利的人文主义
D.人民主权学说丰富了法国启蒙思想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该题属于材料型选择题,旨在考查学生对信息的提炼和对近代西方人文思想发展的相关内容的理解能力。题中最关键的是“必须首先从已有的思想材料出发”,说明了思想上的继承与发展,根据这一点,只有C项符合要求。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材料一:1535年某画家写道“许多已经湮没的事物将要再生”。
材料二:人文主义小说《巨人传》描写这1533年时人们都相信存在着一千年的精神黑暗。相继而来的将不会是新生,而是真理的重新恢复。
材料三:文艺复兴时期,人们对文学,艺术等方面的巨大成就极为欢欣。他们认为这是一次精神的新生,而不是像花开花落那样,只是周而复始的重复。
材料四:18世纪的学者费内隆写道,在16世纪,人们将“文艺复兴”一词只理解为恢复传统。?
回答:(1)结合材料一、二,说明“已经湮没的事物”的是什么? 被湮没的原因是什么?
(2)就材料三所说文学、艺术方面的巨大成就各举一例,并指出它们是否属于被湮没的事物及理由。
(3)材料四与前三条材料中的哪一条有矛盾?表现在何处?


参考答案:(1)是指希腊、罗马古典文化;(2分)被湮没的原因是“一千年的精神黑暗”,即中世纪基督教的文化统治。(2分)
(2)文学《神曲》、《十日谈》(任选一部);(2分)艺术:《蒙娜丽莎》、《最后的晚餐》、《西斯廷圣母》(任选一种);(2分)它们不属于被湮没的事物,因为它们属于资产阶级新文化。(2分)
(3)与材料三矛盾;(2分)材料三指出文艺复兴是“精神的新生”,而材料四说是“恢复古代传统”。(3分)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文艺复兴的性质及相关史实,旨在考查学生阅读理解和比较材料能力。解题关键是读懂材料,并从中提取有效信息。要理解文艺复兴是新兴资产阶级借恢复已湮没的古希腊、罗马文化,宣扬资产阶级本身的思想文化,进而反对中世纪天主教会和精神独裁的思想解放运动。


本题难度:一般




首页 上页 1 2 3 下页 尾页 2/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