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知识点大全《北魏孝文帝改革》高频试题特训(2017年最新版)(八)

时间:2017-09-24 02:10:11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选择题  拓跋部建立代国时,我国南方正处于
A.西晋
B.东晋
C.曹魏
D.南朝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联系史实可知,拓跋部建立代国时间为公元386年,为拓跋珪所建。A项西晋存在的时间为265年—316年,时间不符合;B项东晋存在时间为316年-420年,时间符合;C项曹魏存在时间为220年--266年,时间不符合;南朝存在时间为公元420年—公元589年;故此题选B项
考点:孝文帝改革的背景
点评:三国(220—280年)、两晋(265—420年)包括西晋(公元265年-公元316年)和东晋 (317年-420年),、南北朝(420—589年)南北朝是中国一个分裂的朝代,分为南朝和北朝。南朝依次是宋、齐、梁、陈 ; 北朝依次是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北周。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北魏首创均田制,隋至唐初一直沿用。均田制下农业生产经营的主要形式是

[? ]


A.众人集体生产
B.田庄规模生产
C.个体农户耕作
D.官府募民耕作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北魏孝文帝下诏)“富强者并兼山泽……而欲天下太平,百姓丰足,安可得哉?今遣使者循行郡州,与牧守(地方行政长官)均给天下之田,还、受以生死为断,课农桑,兴富民之本。”
——《魏书·高祖纪》
材料二 诸男夫十五(岁)以上,受露田四十亩,妇人二十亩……(对实行两年轮耕的)所授之田率倍之,三易之田再倍之……(人多地少的地方)乐还者听逐空荒……诸宰民之官(各地的地方长官)各随地给公田,刺史十五顷,太守十顷,治中、别驾各八顷,县令、郡丞六顷。更代(离职与上任)相付。卖者坐如律。
——《魏书·食货志》
请回答:
(1)北魏政府推行的均田制能抑制“富强者并兼山泽”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概括说明北魏孝文帝鼓励农耕的措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简要评议北魏孝文帝推行均田制的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根据上述材料,说明北魏均田制的实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不能。因为均田制没有改变封建土地所有制,而且官僚地主占有大量土地,土地兼并必然还会发展起来。
(2)均田制的推行使农民得到了一定的土地;鼓励农民实行土地的休耕轮作;允许农民迁往荒地多的地方。
(3)保证了北魏政府的财政收入;使黄河流域农业生产得到恢复与发展;促使北方少数民族逐渐定居农耕;对后世的土地制度有较大影响。
(4)北魏均田制是在不触动地主阶级土地占有的前提下,政府把无主荒地分配给农民,农民要交纳赋税和服徭役。其实质是维护封建统治。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清人赵翼在其著作的“魏孝文迁洛”条中指出:“盖(孝文)帝优于文学,恶本俗之陋,欲以华风变之,故不惮为此举也。”
材料二:魏孝文帝重视南朝文化,积极模拟和取鉴,无论在文学艺术,还是在经史学术的风格上,都表现出某种南朝化的倾向,进而开启了南学北输的时代文化趋势,影响尤为深远。
——《略论北魏孝文帝之文化修养及其表现与影响》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指出,赵翼认为北魏迁都洛阳的原因是什么?迁都与魏孝文帝的个人素质有何关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概括魏孝文帝重视南朝文化的表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南学北输的时代文化趋势”的出现说明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学习汉族先进文化,革除鲜卑陋俗。孝文帝个人喜爱汉族文化,具有较高的汉文化素质,这是迁都的重要因素。
(2)积极学习汉族文艺及经史著作;改易风俗;参考汉制,改革北魏官制;改革土地制度,推行均田制。
(3)说明孝文帝的改革加速了鲜卑族的封建化,进一步促进了民族融合。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下列对孝文帝改革前的北魏社会状况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政治体制的落后
B.民族问题突出
C.阶级矛盾尖锐
D.汉族文化被抛弃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




首页 上页 7 8 9 下页 尾页 8/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