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题《俄国十月革命与苏联社会主义建设》高频考点巩固(2017年模拟版)(五)

时间:2017-09-24 02:05:04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当时所处的战争条件下,这种政策基本上是正确的。除了余粮收集制之外,当时我们是没有别的办法来实现粮食政策的。”列宁评价的这一政策(?)
①是俄国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唯一正确途径?②属于适应战时需要的军事性措施?
③是在特定环境下采取的非常措施?④为战胜国内外敌人提供了保证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联系所学史实,辽宁所说的这一政策是余粮收集制,他强调了因为处于战争环境,所以没有别的办法,所以②③正确。①项叙述太绝对且不符合史实,排除。联系史实,余粮收集制在战争年代起到了巨大作用,即为战胜国内外敌人提供了保证,④对。答案为B。
点评:此题难度较大,解题关键是要把历史事件放到当时的特殊环境和背景下分析,不能孤立看问题,考查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赫鲁晓夫在上台之初说:“我们共产党员……好像是布道的神父,许诺说天上有个天国,可眼下却没有土豆吃。……我们又不是神父,我们是共产党人,我们应当在地面上给予这种幸福。”对这段话理解错误的是
A.赫鲁晓夫批评斯大林经济体制存在的一些弊端
B.反映农业集体化的消极影响日益明显
C.表明赫鲁晓夫试图改变苏联农业的落后状态
D.赫鲁晓夫决定全盘否定斯大林体制,对苏联进行全方位的改革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材料不能反映赫鲁晓夫决定全盘否定斯大林体制,对苏联进行全方位改革;但是材料反映了“没有土豆吃“这一现实情况,这与斯大林经济体制的弊端有关,也与农业集体化直接相关,揭示这一现象实际上是为即将开始的改革提供支持,所以ABC是正确的,D符合题意。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美国人哈默被称为“红色资本家”。他23岁时到苏俄访问,为俄国人购买了100万美元的小麦,列宁接见了他,并授予他在苏俄开采石油的特许权。他81岁时乘坐自己的专机进入中国,他旗下的西方石油公司随后也成为首批进入中国的企业。以上活动分别发生在
A.苏俄实行新经济政策时期;中国处于改革开放新时期
B.苏联实施“一五”计划时期;中国处于“大跃进”时期
C.苏联实行计划经济体制时期;中国处于“文革”时期
D.苏俄实行战争共产主义政策时期;新中国向社会主义过渡时期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根据所学,苏俄实行新经济政策时期允许外国资本开办苏联政府暂时无力经营的工厂,一段时间后将由苏联政府收回;中国改革开放后大量外国资本进入中国,成为推动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所以A说法正确。
考点:俄国十月革命与苏联社会主义建设?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新经济政策?新经济政策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毛泽东对苏联某一时期的经济发展曾作过生动的评价:你要母鸡多生蛋,又不给米吃。要马儿跑得好,又要马儿不吃草,世界上哪有这样的道理。这里批判的主要是
[? ]
A.戈尔巴乔夫的政治体制改革
B.苏联牺牲农业发展工业的政策
C.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D.新经济政策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下图反映了俄国十月革命对世界产生的影响,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
①俄国爆发十月革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②俄国退出了第一次世界大战 
③十月革命的胜利推动了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开展 
④十月革命的胜利表明社会主义战胜了资本主义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①②④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首页 上页 4 5 6 下页 尾页 5/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