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7-09-24 02:05:04
1、判断题 关于1918年苏俄同德国签订的《布列斯特和约》的评述,不正确的是
[? ]
A.是摆脱帝国主义战争的需要
B.《布列斯特和约》使俄国退出了“一战”
C.对俄国来说,需要时间巩固政权
D.德国利用《布列斯特和约》取得战争优势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24分)一国的经济、社会政策变化会根据本国经济发展不断作出调整和改革,国家之间的经济政策也能互相交流和借鉴。阅读下列材料和图片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考托辣斯之所由起,原为防自由竞争生产过度之病,实应于今日时势,不得不然也。而其流弊亦自不少,今剌取各家言其利害者而平论之。
……以全国本业皆合同故,能节制生产,毋使有羡不足;因以免物价之涨落无定,而资本家无时常倒闭之惠,劳力者亦不至被牵涉而失其业。
……独占一业,莫之与竞,则生产技术之改良进步将中止
——粱启超论“托辣斯”之利弊(1903年)
材料二?……1921年3月,俄共(布)第十次代表大会召开,根据列宁的提议通过了实行新经济政策的决议。……当这消息被共产国际的各国代表得知时,有些外国革命者痛惜地哭叹道:“晓得今天是这样,我们错不该参加十月革命了。”还有人吼道:“列宁要把我们带到哪里去?”……西方人士却说:“俄国的这一招,是痛击我们的!”
材料三?
(1)指出材料一中“托辣斯”所反映的社会现象,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这一现象。(7分)
(2)材料二中列宁实行的新经济政策为什么让许多革命者“感到痛惜”?西方人士为什么却说“俄国的这一招,是痛击我们的”呢?(4分)
(3)材料三中图l与图2分别反映的是哪一段历史时期,哪两国的水利工程?这两国兴建水利工程的原因有何不同?(9分)
(4)归纳苏俄新经济政策和图2反映的改革措施的共同背景和影响。(4分)
参考答案: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苏联的农业政策发生变化,由原来的逐步实现农业集体化,转变为“全盘集体化”和“在全盘集体化基础上消灭富农”的原因和背景不包括
A.工业发展,对粮食的需求增长
B.苏联出现粮食供应困难
C.斯大林的主观认识
D.斯大林模式的形成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考查再认再现历史事件的能力,理解农业集体化实施的背景。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勃列日涅夫执政后期,国家之所以陷入困境,主要是因为?
①民族分离活动愈演愈烈?
②人民的生活水平长期得不到较大的提高?
③执政后期趋于保守,改革陷于停滞
④军备竞赛日益加剧,消耗了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资源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考查学生对勃列日涅夫改革的失败原因的理解,选项①是指戈尔巴乔夫改革。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 列宁说:“如果没有战争,俄国也许会过上几年甚至几十年而不会发生反对资本家的革命。” 对这句话的正确理解是
[? ]
A.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俄国十月革命爆发的的根本原因
B.没有第一次世界大战就没有俄国的社会主义革命
C.一战激化了俄国各种矛盾,推动了革命的爆发
D.俄国社会主义革命的爆发具有较大的偶然性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