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7-09-24 01:56:55
1、判断题
晚清时期,有人把“断发易服”提高到强国的高度,上书皇帝说:“今则万国交通,一切趋于尚同,而吾以一国衣服独异,则情意不亲,邦交不结矣。且今物质修明,尤尚机器。辫发长重,行动摇舞,误缠机器,可以立死。今为机器之世,多机器则强,少机器则弱,辫发与机器不相容也。”该人最有可能属于
A.地主阶级洋务派
B.地主阶级顽固派
C.资产阶级维新派
D.资产阶级革命派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戊戌变法期间维新派曾上书《请断发易服改元折》,认为辫发长垂,不利于机器生产,长裙雅步,不便于万国竞争,主张“断发易服”。解读材料,可知选C。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百日维新期间维新派没有提出开国会、定宪法,是因为他们
A.不敢触动封建制度
B.认为这一政治主张不符合中国国情
C.认为中国“民智未开”,难以实行立宪制度
D.对封建势力作了妥协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维新变法前期的理论宣传方面维新派积极宣传开国会、定宪法,行民权,但在百日维新期间维新派放弃了这一主张其原因在于维新派希望在并无实权的皇帝的领导下推行变法,故他们向封建势力作了妥协,答案选D。
点评:维新变法运动的局限性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缺乏反帝反封建的勇气,只采取改良的办法;②并对封建反动势力和列强寄予幻想;③远离了民众,又害怕民众,只依靠一个没有实权的皇帝来进行变法,因而也就得不到人民群众的支持,归于失败。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中国近代思想主要经历了“师夷长技以制夷”“中体西用”“维新变法”“民主共和”“民主与科学”及“马克思主义”的演进过程。这些思想反映的共同主题是
[? ]
A.发展资本主义
B.救亡图存
C.反抗外来侵略
D.反对专制统治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严复因少年丧父,家道中落而考入福州船政大学学习轮船驾驶:詹天佑因家道贫寒而加入清政府第一批留学生的行列。这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的中国社会(?)
A.华夷观念根深蒂固
B.重孔孟之道,视科举为正途
C.西方科学技术仍被歧视
D.维新思想日益传播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材料反映的共同现象是严复、詹天佑都因家贫而去学习轮船驾驶或出国留学。B、D两项说法与材料现象不符,故排除;詹天佑的被迫出国留学反映出对西方的歧视,而非仅对西方科学技术的歧视,故排除C,选A。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近代思想家严复(1854—1921)一生的经历和思想带有鲜明的时代印记。下图为严复早期经历简表,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
A.严复在福州船政学校学习是受洋务运动影响
B.严复前往英国学习是因为当时英国是工业领域的霸主
C.严复在英国留学期间读到了达尔文的《物种起源》,深受启发
D.严复回国后发现中国当时兴起了“实业救国”的浪潮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图表信息的能力,从题型而言属否定式选择题,从表格信息可以看出严复从英国留学回国是在1879年,此时中国正处于民族资本主义刚刚兴起阶段,“实业救国”的浪潮尚未形成,所以D项说法错误不符合史实,A B C三项说法正确符合史实,但与题意要求不符应排除,故答案选D。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