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7-09-24 01:46:04
1、判断题 钱乘旦对工业革命的后果归纳出了“三个比例的变化”:工农业比例、手工业和大工业比例、城乡比例。其中工业压倒农业,农业国变成工业国是最根本的变化。这主要是说明工业革命
A.促进了经济结构的变化
B.推动了经济的快速发展
C.促进了人们思 想的解放
D.促成了社会阶级结构的变化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分析和理解能力。材料指出,工业革命最根本的变化是“工业压倒农业,农业国变成工业国”,即引起了经济结构的变化,故选A。B、C、D不属于题干中“三个比例的变化”。
点评:工业革命的影响是高考常考的内容:
生产力:大机器取代手工劳动,极大提高生产力,人类进入蒸汽时代。
组织形式:出现新的生产组织形式工厂,工业比重上升,城市化进程加快。
社会关系:两大对立阶级工业资产阶级和工业无产阶级。
政治上:资本主义国家纷纷进行社会变革,进一步巩固资产阶级的统治。
经济思想:自由主义盛行。要求自由经营、自由竞争和自由贸易,加快殖民扩张和殖民掠夺的步伐。
世界市场:19世纪中后期,以欧美资本主义国家为主导的世界市场基本形成,推动世界经济的发展。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新航路开辟引起的“商业革命”和“价格革命”,所起的实质作用是?
[? ]
A.促进了葡萄牙、西班牙最早走上了殖民征服的道路 ?
B.为文艺复兴提供厂物质基础 ?
C.促进了西班牙、葡萄牙工商业的发展 ?
D.扩大了世界经济、文化的联系,加速了西欧封建制度的衰落和资本主义的发展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早期西欧殖民活动的始作俑者是
A.荷兰
B.西班牙
C.葡萄牙
D.英国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教材内容的识记能力,近代西方殖民扩展首先从非洲开始,葡萄牙和西班牙是最早进行殖民活动的国家,葡萄牙又是最早进行黑奴贸易的国家。英国是世界上最大的黑奴贸易的国家,答案选C,A B D三项不符合题意要求。
点评:识记能力是高考能力考查层次中的最低端,历史事件、时间、事件内容的考查是高考历史试题中的常见题,主要涉及对教材中知识点的识记,在平时的学习中必须加强时间、事件、事件内容方面的记忆。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下列发明创造属于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的是(?)
①珍妮纺纱机?②蒸汽机?③电灯?④ 汽车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就主要是电灯、汽车等,因此③④属于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成就,故选B。①②项是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成就。
点评:工业革命是西方工业文明崛起的标志,因此也是考试的重点。第一次工业革命主要是在轻工业方面,主要的成就在交通上主要是火车和轮船的出现,蒸汽机的广泛使用,人类进入了蒸汽时代;第二次工业革命主要是在重工业上成就突出,内燃机、汽车飞机等都是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出现。此外和第二次工业革命有关的生产关系的变化和世界市场的问题也需要掌握。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19世纪中期,欧洲工业文明与亚洲农业文明发生激烈碰撞,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①工业文明具有扩张性是发生碰撞的主要原因
②亚洲革命风暴是碰撞的最直接的反应
③亚洲国家融入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是碰撞的结果
④碰撞给亚洲造成“破坏性”与“建设性”的双重影响
[? ]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