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知识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试题强化练习(2017年最新版)(五)

时间:2017-09-24 01:46:04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选择题  工业革命后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开始出现的主要原因在于
A.资本主义工业的迅速发展
B.机器生产的规模越来越大
C.各国之间的竞争日益激烈
D.生产的社会化特征越来越突出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资本主义的根本矛盾是生产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私人占有,随着根本矛盾的深化,经济危机也越来越严重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工业革命巩固了资本主义在各国统治基础,这是因为             
[? ]
A.工业革命引起了社会结构的重大变化 
B.工业革命极大地提高了社会生产力  
C.工业革命把劳动从农村引向城市   
D.工业革命密切了世界各地的联系,使东方日益属于西方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3、选择题  19世纪六七十年代,俄国出兵侵占了中国的哪一地区
A.旅顺
B.大连
C.伊犁
D.新疆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题目主要考查对于历史基本知识的掌握,题目考查的是近代史列强侵略中国的史实,在近代史上俄国曾多次侵略中国,主要集中在东北和西北地区,其中AB在东北,俄国侵占时间不符,19世纪六七十年代C被俄国侵占,D除伊犁外被浩罕国阿古柏侵占,所以答案是C。


本题难度:困难



4、判断题  一般认为,现代化是人类社会从传统的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转变的历史过程,这一过程涉及政治、经济、思想各方面的变化,同时也是世界化的过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工业革命的发生需要大批技术发明者、新机器的制造者。这与英吉利民族特有的经验主义思维方式是分不开的。
材料二 我们将看到,尽管产业革命开始在英国(而且就是在那里,也只是一 部分地区),那并不是由于英国人的大智大勇、善于创新和经营有道,相反却是印度、中国和新大陆殖民地等 全球发展的结果。换言之,产业革命是全球各种力量的历史产物。 中国在15世纪初决定放弃它在印度洋上的海上主导地位。新大陆及其银矿资源的发现,该地带急需英国的制造品,特别是棉纺织品以解决非洲奴隶的穿衣问题。
?——(美)罗伯特·B.马克斯《现代世界的起源》
(1)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产业革命发生的看法并说明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材料三 “中体西用”论是相当保守的,是不伦不类的。但是用今天的话说,就是提出了一个改革派和保守派都能大体接受的“说法”。
——罗荣渠《现代化新论——世界与中国现代化进程》

(2)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指出“中体西用”论被“改革派和保守派都能大体接受”的原因。从现代化角度分析“中体西用”论对社会实践的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材料四 形式主义地吸收外国的东西,在中国过去是吃过大亏的。中国共产主义者对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应用也是这样,必须将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完全地恰当地统一起来。
——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论》
(3)结合20世纪20年代中国民主革命的史实,说明材料四的观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答案一:将工业革命发生局限于英国自身因素来考虑。英国崇尚经验的民族文化传统;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发展,社会稳定;人口、资本流动自由;牛顿力学的确立。答案二:将工业革命发生局限于世界因素来考虑。中国放弃在印度洋上的海上主导地位;殖民扩张,加速了英国资本原始积累;海外市场的扩张引发了技术革新的热潮。答案三:将工业革命发生的英国因素和世界因素综合考虑。既有英国因素又有世界因素,参见答案一和答案二。
(2)原因:改革派:有利于西学的传播,减少兴办洋务的阻力。保守派:维护了封建制度。影响:一方面,推动了洋务运动的开展,开启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另一方面,导致了洋务运动的失败,近代化受挫。
(3)照搬俄国革命模式,坚持攻打大城市,导致革命力量受损。秋收起义后,把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找到了中国革命胜利的正确道路(井冈山道路),形成了毛泽东思想。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10分)近代以来,在科技革命的推动下,人类社会发生了深刻的变迁。根据以下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材料一 从科技发明到产品投入市场所用平均时间。?

 
1885年~1919年
1920年~1944年
1945年~1964年
从科技发明到生产技术成熟
30年
16年
9年
从生产技术成熟到产品投入市场
7年
8年
5年
?
材料二 某发达国家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
时 间
1929年~1947年
1948年~1973年
1974年~80年代中期
贡献率
31%
33%
40%
请回答:
(1)材料一、二分别反映了科学技术发展的哪些特点?(4分)
(2)19世纪末20世纪初,科技革命是怎样推动世界成为一个整体的?(6分)


参考答案:(1)第三次科技革命时期,科学技术转化为直接生产力的速度加快,科学技术对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加大。(4分)
(2)在第二次科技革命推动下,经济的巨大发展,资本主义以全球为市场进行扩张,世界领土瓜分完毕;内燃机和新的交通工具的创制、新的通讯手段的发明。(6分)


本题解析:该题主要考查图表分析能力。该题图表容量极大,比较复杂。全题以科技革命为情景立意,材料一、二为数据表,考查科技发明转化的速度以及科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这正是第三次科技革命的重大特点。第(1)问主要从“两表中”提取有效信息归纳出科学技术发展的两个特点,即:科学技术转化为直接生产力的速度加快,科学技术对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加大。  第(2)问要注意两点:一是时间范围,二是设问角度和含义,“世界形成一个整体”,实际上是指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最终形成。答题时要紧扣课本,寻找科技革命推动世界成为一个整体的具体表现和因素。涉及到资本主义市场扩张,新交通工具和通讯手段等问题。


本题难度:简单




首页 上页 4 5 6 下页 尾页 5/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