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7-08-25 15:49:30
1、判断题 “清明后,谷雨前,又种高粱又种棉”“谷雨前,先种棉;谷雨后,种瓜豆”。下列关于这些谚语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清明、谷雨是二十四节气里的两个节气 ②二十四节气是北宋沈括制订的
③这些说法没有任何科学性可言 ④这些谚语是我国古代农民对生产经验的总结
[? ]
A.①②④
B.②③
C.①④
D.②③④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下列典籍中,对旅游资源的开发具有很高价值的是(?)
A.《禹贡地域图》
B.《水经注》
C.《水经》
D.《两都赋》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学生对于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水经注》是北魏郦道元所著,是一本全面而系统地介绍了水道所流经地区的自然地理和经济地理等诸方面内容,是一部历史、地理、文学价值都很高的综合性地理著作,因此对旅游资源的开发具有很高价值,故选B。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明清时期的小说体现了怎样的时代特色
A.反对骈体、提倡散体
B.继承了元杂剧的传统
C.反映了封建制度的没落
D.体现了商品经济的繁荣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明清时期出现了资本主义的萌芽,标志着封建制度的衰落,文学作品也反映了这一特色。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史家认为,“宋词、宋文、宋画、宋代文玩以及宋代理学,构成一个精致而又森严的贵族世界,而在这一世界之外,别有一种文化形态崛起……”。“别有一种文化形态”是指
A.科学技术
B.市井文化
C.佛道文化
D.外来文化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材料的理解能力。根据材料“构成一个精致而又森严的贵族世界,而在这一世界之外,别有一种文化形态崛起”,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贵族以外的主要是平民,宋代商品经济和城市的发展,使新兴的市民阶层地位日益上升,市民文化崛起。所以答案选B.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西晋太康年间,文学家左思作《三都赋》,在京城洛阳广为流传,书商们竞相印刷,一时间,洛阳纸贵。”下列相关表述有悖史实的是?
A.左思因赋写的好而得到汉武帝重用
B.造纸术已经发明
C.纸逐渐取代简牍,成为主要书写材料简
D.赋这种文学体裁已经出现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从材料中的“书商们竞相印刷,一时间,洛阳纸贵。”,可以得出B、C两项说法正确;依据所学知识,赋这种文学体裁是西汉时期出现的,D说法正确;左思是西晋时期的,汉武帝是西汉时期的帝王。故A说法错误。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