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7-08-25 15:10:39
1、判断题 (15分)在农耕文明发达的古代中国,封建城市的繁荣水平远远超过同时期的西欧,但在近代这种优势逐渐丧失。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明清时期的中国城市中,人口规模超过100万的有3个,另外还有十个左右的区域性中心城市的人口规模在50至100万之间。与之相比较,封建时代的西欧,城市人口规模要小得多。……阿尔卑斯山脉以北的整个西欧地区,只有巴黎、科隆和伦敦三座人口超过5万的大城市。那些著名的工商业中心城市,……都不过只有两三万人。中国封建时代的城市发展较之西方乃至世界可谓是一枝独秀。
——张冠增《中世纪西欧城市的商业垄断》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农耕文明发达的明清时期城市发展“一枝独秀”的原因。(5分)
材料二 西方学者比较中世纪的中国和西方的城市后认为:中国城市处于朝廷行政官僚的控制之下,城市在司法审判上表现出随意性。相比之下,欧洲的城市则更为自治和独立。大多数城市都有宪章和民法法典保护公民的法律权利。欧洲城市中的商业影响也要强大得多。而中国城市工商业中,国家起了主导作用,诸如国家制铁厂和皇家陶瓷厂(官窑),食盐贸易的许可证制度等等。
——A.麦迪森《中国经济的长期表现》
(2)“尽管中世纪的西欧城市发展水平远远不及中国,但已经出现了推动这一局面发生变化的因素”。请依据材料二概括说明这一观点。(6分)
材料三 汉口开埠以后,江汉关以下地段开辟了租界区。外国人在汉口有自己的码头货栈,兴建了工厂公司,开办了航运业。汉口的商业中心,从沿河一带向沿江一带转移。汉正街的繁华盛景,逐渐被六渡桥、江汉路以及租界滨江商业区所取代。汉口人的日常用语中,除了洋船之外,多了洋火、洋油、洋蜡、洋布、洋铁、洋油灯等一系列洋字号的名词。在洋街的影响下,汉口向近代城市迈进的脚步缓慢地移动了。1871年冬,清政府在汉口设立招商局。 1889年,洋务派人物张之洞调任湖广总督以后,创办了汉阳铁厂、湖北织布局,加速了汉口前进的岁伐。
(3)以材料三的汉口为例,概括指出中国近代城市的主要特点及其反应的本质问题。(4分)
2、判断题 对比下面两幅图,中国古代城市商业活动发生的重大变化是(? )?
A.时间、空间的限制被打破
B.“草市”盛行
C.出现了按地域集结的商帮
D.政府对商业活动的监管取消
3、判断题 影响下表汉代至宋代南方户口数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汉至宋南北方户数变化表(单位:万户)
(据钱穆《国史大纲》)
[? ]
A.朝代时间长短
B.王朝力量强弱
C.疆域面积大小
D.经济格局变化
4、判断题 电视剧《乔家大院》在央视一套播出后,由李鸿章在光绪四年亲自书写的“仁周义溥”的牌匾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把关注的目光投向以乔家为代表的“商帮”文化。“商帮”这种商人群体最为活跃是在
[? ]
A.宋元
B.明清
C.民国
D.隋唐
5、判断题 斯塔夫里阿诺斯的《全球通史》在“宋朝的黄金时代”的标题下写道:除了文化上的成就外,宋朝时期值得注意的是发生了一场名副其实的商业革命,对整个欧亚大陆有重大意义。下列属于这场“商业革命”的史实是
[? ]
A.流通领域出现纸币
B.大量商业市镇兴起
C.生产领域出现私人作坊
D.出现东市、西市商业区
答案及详细解析请点下一页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