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高频考点《俄国十月革命与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答题技巧(2017年最新版)(六)

时间:2017-08-25 14:56:18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列宁说:“世界历史发展的一般规律,不仅丝毫不排斥个别发展阶段在发展的形式或顺序上表现出特殊性,反而是以此为前提的。……既然建立社会主义需要一定的文化水平,我们为什么不能首先用革命的手段取得达到这个水平的前提,然后在工农政权和苏维埃制度的基础上赶上别国人民呢?”这段话说明列宁主张
[? ]
A.实现工业化以赶超西方国家
B.发动革命以推翻沙皇政权
C.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D.在俄国建立社会主义制度



2、判断题  下列内容中,属于苏俄新经济政策的是
A.实行余粮收集制
B.取消自由贸易
C.实行单一的公有制
D.允许私人开办小企业



3、判断题  对苏联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的客观评价是?
①超越了苏联生产力的发展水平?②存在着严重的缺点和弊端
③曾经在历史上起积极的作用?④后来越来越阻碍苏联的发展
A.①
B.①②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4、判断题  世界历史的发展表明,各国实现的现代化的道路既各具各色又具有共同点。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列宁说:“在战争结束的时候,俄国就像是一个被打得半死的人……而现在,谢天谢地,他居然能够拄着拐杖走动了!”……这个结果是什么呢,结果就是,把市场,实际上就等于把商品、货币、市场机制引进到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里面去,在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史上,就是一个重大的突破。
——《大国崛起》解说词
材料二?在某种意义上,有人说,他(美国总统)挽救了市场经济。……开创了市场经济的新模式,在这种模式中,市场规律这只“看不见的手”和政府干预这只“看得见的手”联合起来,共同影响经济,市场的作用和政府的作用同时得以发挥。
——《大国崛起》解说词
材料三? 1985年8月28日,邓小平在会见外宾时,曾说:“社会主义究竟是个什么样子,苏联搞了很多年,也没有完全搞清楚。可能列宁的思路比较好,搞了个新经济政策,但是后来苏联的模式僵化了。”
——《邓小平文选》第三卷
请回答:
(1)材料一中所说的俄国“能够拄着拐杖走动”得益于什么政策?(2分)为什么说它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大突破?(2分)
(2)材料二中的“他”是指谁?(2分)他所开创的市场经济新模式与以往相比,最大的特点是什么?(2分)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苏联的模式”所具有的突出特点以及后来僵化的主要原因。(4分)中国共产党人吸取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教训,为建设中国特设社会主义采取了哪些重大措施?(3分)
(4)三则材料从本质上体现了两种不同的现代化道路。结合材料,概括指出这两种现代化道路的相同之处。(2分)



5、判断题  ? 列宁说:“如果没有战争,俄国也许会过上几年甚至几十年而不会发生反对资本家的革命。” 对这句话的正确理解是        
[? ]
A.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俄国十月革命爆发的的根本原因
B.没有第一次世界大战就没有俄国的社会主义革命
C.一战激化了俄国各种矛盾,推动了革命的爆发
D.俄国社会主义革命的爆发具有较大的偶然性



答案及详细解析请点下一页查看。


首页 上页 5 6 7 下页 尾页 6/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